第89章(第2/2頁)

殷姮垂眸,千般的復雜情緒咽進了腹中。不管到底其中實情如何,這件事情她不能對外泄露一絲一毫。

……

蘭沁禾在江蘇穩定了下來,戰事艱難,好在將士們英勇用命,省裏的武將們也極力維護著治安。

江蘇的王黨官員被拔走了大半,剩下的也因為王瑞的倒台而紛紛轉變了態度,她辦起事來少了許多阻絆,輕松了很多。

不管前路如何,起碼現在的局勢清明了許多,一切都在漸漸好起來。

之後的日子過得較為平靜,蘭沁禾在江蘇巡撫兼布政使的職位上坐滿了三年。

這三年裏她政績出色,竭力穩定江蘇的局面,於是在倭寇肅清的第三個月、明宣九年的秋天,蘭沁禾被調入了京師,封內閣大學士,兼兵部侍郎。

江蘇布政使是從二品的封疆大吏,兵部侍郎卻是正三品的官職。這是一道明貶實升的旨意,更別提從今往後她就將進入內閣,成為第五位內閣閣員。

九月二十,受詔的蘭沁禾回京師了。

北京的城門大開,正午時分,一輛藏青色的官車徐徐駛入,自安定門入城,沿順天府東行,過鼓樓、過海子橋、過北安門,穿內宮監與司設、尚衣監,駛至玄武門改換轎攆,再過順貞門東行至乾清宮外。

終,轎停,來人始出。

藍呢轎落地,轎簾掀起,一只黑錦祥雲官靴首先踏了出來,繼而有烏紗帽探出,等兩只官靴一並站定在地,來人方露全貌。

那是名年輕的女子,頭頂烏紗,身穿三品大員的孔雀緋袍,襟口、袖口、兩袖上覆著西朝華麗的官紋,腰佩金鈒花帶,面施淡妝,眉間自含善氣。

三年過去,蘭沁禾身上有了不大不小的變化,昔日西寧郡主與王侯嬉戲時的浮躁少了,眼角眉梢都壓了些許沉穩,一對杏眸裏的迷茫褪去,只余睿智與波瀾不驚。

江蘇的三年對蘭沁禾而言非同尋常,這三年是她人生的轉折點,從無所事事的風流雅士變成了能穩定一省民生的天子之臣,三年的歷練,讓她身上多了萬清的影子。

跨過兩道高高的門檻,眼前的是乾清宮巍峨的壯景,明黃的琉璃瓦在日光下閃閃發光,屋脊獸面目猙獰,為所有進宮殿的人布下了敬畏之心。

蘭沁禾目光微微下移,那潔白的石階上立著

一人,身形削瘦,兩頰微陷,膚色蒼白,細長的黑眸下泛著青色。

蘭沁禾一陣恍惚,自她明宣六年年初離開,到現在已有三年零九個月。

久別了,這座北京城。

她輕輕揚唇,擡眸對上了台階上那人的眼睛。久別了,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