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第2/2頁)

王莫笑壓低聲音,暗示意味十分濃厚:“這一個月,你多努力些。”

多努力些,讓皇上另眼相看,從此獲得更多召見。

溫鈞連中六元,驚艷了皇帝沒錯,但是他回鄉三個月,已經幾乎耗盡了皇帝的耐心。皇帝一開始還能不厭其煩地問起溫鈞是否回來,三個月之後,就變成了五六天、甚至更久天數才會問起一次。

不然也不會溫鈞已經入職翰林院十天,還沒接到皇帝召見。

皇帝貴人多忘事,將溫鈞忘了。

想要挽回形象,重新獲得皇帝的看重,溫鈞必須要好好表現一番。

所以王莫笑剛才在禦書房,才會大著膽子,為溫鈞求來了這個機會,讓溫鈞代替他的工作,有面聖的機會。這樣即便皇帝還是沒有想起溫鈞,溫鈞也能面聖。

不過通過剛才皇帝一愣,隨即答應的情形來看,皇帝八成已經記起了溫鈞這個人。

王莫笑在心裏暗暗點頭,再三叮囑溫鈞:“記得,一定要好好表現。”

溫鈞點頭應諾。

……

皇帝下了旨意,事情就等於板上釘釘了,再不需要遮遮掩掩。

於是第二天,賢真公主要下嫁王莫笑的消息便徹底在朝中上下傳開,震驚無數官員。

“賢真公主她要下嫁翰林?”

“不止是翰林,還是鰥夫,都快四十歲了。”

“這,難道是我平民百姓身份太低,弄不得皇族的想法了。”

“別說你,誰能弄懂賢真公主的想法……”

京城裏議論紛紛,很多人都不明白,王莫笑一個區區翰林,還是鰥夫,何德何能,怎麽配得上迎娶公主。

公主又是怎麽被東西糊住了眼睛,才會看上王莫笑。

最關鍵的是,這件事能夠傳揚開來,代表它已經通過了皇帝的允許,甚至可能是皇帝親口下旨恩賜的,才會傳得如此之快。

這更叫大家迷惑。

公主喜歡欣賞畫,對畫師情有獨鐘,而且最欣賞王莫笑這件事早就成了京城裏人盡皆知的事情,但是皇上壓制著,王莫笑和公主一直沒有什麽實質性的進展。

就連臨陽侯府,一直苦等賢真公主回頭,也是因為他們從未介意公主追捧一個翰林——王莫笑在大家的心裏,毫無競爭裏。

為什麽幾天沒關注,公主突然就要下嫁那個平平無奇的翰林了?!

王莫笑今天奉旨休息,沒有來翰林院點卯,而是留在家裏開始準備三書六禮的行當。

但是這件事許多人並不知道。

不少六部官員前來拜訪,不幸撲空,不舍得走,在外面轉來轉去,眼底滿是好奇和震驚,於是明明沒了他這個主人公,翰林院卻出乎意料的熱鬧。

作為王莫笑的半個外甥,溫鈞也得到了非常多好奇試探的目光。

陳子安仗著和溫鈞是同年,關系好,第一個上前來打聽這件事怎麽回事。

溫鈞不方便細說,但是承認了公主下嫁這件事的真實性,並不是謠言。

陳子安一愣,立刻想到了昨天發生的事情,愣愣地念叨道:“原來皇上昨日召見王大人,就是為了這件事。”

作為掌握第一手消息的人,他只驚訝了一下,很快冷靜下來,開始有道義地幫助溫鈞向眾人解釋。

翰林院眾官員側耳傾聽,聽完一時心情復雜。

事情不但是真的,而且就發生在他們眼皮子底下,他們卻沒有將事情聯想到一起。

這王家,不知道燒了幾輩子的高香,倒真是幸運。

“是啊,未免也太幸運了……”

角落裏的孔豐易不可置信,氣得臉色都扭曲了。

眼看大家知道了傳言的真實性,紛紛追捧吹噓溫鈞,拼命將話題往賢真公主身上帶,恭賀溫鈞,他更是咬牙切齒。

殿試本來有可能是狀元,遇見溫鈞這個連中五元的;進入翰林本有可能成為最出色的那個,獲得皇帝的垂青,遇見溫鈞這個六元及第的狀元;好不容易在翰林院站穩了,想要開始報復溫鈞,溫鈞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成了半個皇親國戚。

溫鈞是天生來克他的不成!

孔豐易眼底滿是怨氣,卻不敢露出分毫。

畢竟,一旦公主真的下嫁,王家以後就是皇親國戚。

而溫鈞,說不定也會借著這股東風,徹底將自己壓在腳底下。

他已經得罪狠了溫鈞,此時此刻能做的,只有縮小存在感,免得讓溫鈞記起他的存在。

孔豐易拼命壓制脾氣,起身避開大家,沉著臉往外走。

他今天的任務是去禮部核對往年典籍,昨天他還嫌棄這工作又要出門太過麻煩,今天卻覺得不錯,這樣至少他一天都不用待在翰林院裏看溫鈞得意洋洋的樣子。

就在這個時候,一封聖諭出現,將他故作冷靜的臉色徹底打破。

皇帝有旨,召溫鈞禦書房伴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