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第2/3頁)

溫鈞搖頭,露出一絲失笑之色。

季明珠對殿試結果也是十分好奇的,回到家,溫鈞又遭遇了她的盤問,和她說了一遍後,得到她差不多的反應。

“希望殿試結果快點出來。”季明珠說著,雙手合十祈禱,喃喃道,“一定要是狀元,一定要是狀元。”

溫鈞握住她的手:“放心。”

焦急的幾日等待後,四月十九日,溫鈞再次隨禮部入宮。

這一日剛好也是朝會日,眾考生領了進士服,匆匆穿上,然後在議政殿門外集合,分列兩排,等待裏面宣布最終的結果。

到時候,皇帝會直接開口宣布一甲,也就是狀元、榜眼、探花的人選。

而二甲等人的名次,將會由二甲第一名的傳臚宣讀。

對讀書人來說,傳臚也算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榮譽。畢竟一甲也就那麽三個人,而二甲裏,無疑以傳臚最為尊貴,擁有唱名的權利,也在在皇帝面前留下一點印象。

可惜,名次還沒出來。

這是最令人焦慮卻又最令人期待的時刻,寒窗苦讀十年,正為了這一刻金榜題名。

溫鈞的簡歷擺在眼前,宛若泰山,不可戰勝,眾多考生不敢覬覦狀元之位,只能退而求其次,盯著榜眼、探花和最有機會的傳臚。

若是能夠得中榜眼探花傳臚,也不枉這十年苦讀。

就這樣,不知道過了多久,大家的心裏都懸著,議政殿裏終於傳來了宣召聲。

溫鈞作為會試第一,走在隊列最前面,帶著眾考子走進去。

然後,順理成章的,被點為了狀元。

“……蒼南郡上林縣溫鈞為狀元……”

聽到皇帝說出自己名字的時候,溫鈞俯身行禮,心跳加快。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昨日他還是平凡的農家子,一朝便成了天子門生。站在金碧輝煌的議政殿裏,讓人心裏忍不住生出一種豪邁大氣之感。

六元及第,千年出一次,從此以後,他也是在這個世界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一筆的人物。

這對於一個穿越而來的現代人而言,實在太難得可貴,因此心裏的自豪也就愈發濃厚。

皇帝同樣欣慰地注視著他,笑道:“愛卿才華蓋世,六元及第,當為青史留名,臣甚慰之。”

溫鈞拱手,露出讓人如沐春風的溫潤微笑,輕聲道:“臣惶恐。”

賜下殿試名次後,就要按照功名各自封賞官職了。

這次殿試結果和會試的結果幾乎沒有什麽差別,狀元是會試第一名的溫鈞,榜眼是會試第二名的孔豐易,探花是會試第三名的陳子安,此後順延,前十名毫無變化。

而叢安等人,名次也只上下浮動了幾名,並沒有成為一甲。

顯然,假如將科舉算成割韭菜,皇帝今年只看重溫鈞這一株韭菜,對其他韭菜壓根不上心,所以才造成了這樣名次幾乎沒有變動的情況出現。

對於某些會試超發發揮的人來說,這是好事,但是對於野心勃勃,對狀元有窺探之意的人來說,這就不太妙了。

比如第二名的榜眼孔豐易。

孔豐易出自山東曲阜孔家,雖然只是旁系,卻也接受過族學的精心教導,才華出眾,在當地頗有名氣。

他從未想過,自己參加科舉,竟然會拿不到狀元。

所以哪怕知道這屆會試有個連中五元的天才,卻還抱著一絲希望參加殿試,想要讓皇帝刮目相看,誰知結果卻絲毫沒變。

看著溫鈞的背影,他不禁露出了煩躁的神情。

連帶著,對接下來的封賞都興趣不大了。

反正也就是按照往年的習慣封賞,並沒有什麽大不了的。

他走了一會兒神,突然聽見一個出乎意料的字眼,猛地回過神來,什麽,官職竟然也和往年不一樣?

溫鈞是狀元,按照往年慣例,應該是進翰林院,官職從六品授修撰。但是皇帝表示溫鈞六元及第,乃本朝佳話,可酌情提拔,所以直接讓他成了翰林從五品侍讀學士。

一天之間,直接擁有了和王莫笑近乎同等的官職。

孔豐易目瞪口呆,煩躁中又多添了一絲妒忌之情。

可惜,這是合情合理的封賞,雖然有點略顯豐厚,但是看在溫鈞身上六元及第的情況上,又顯得十分正常,朝臣議論兩句,紛紛表示理解。

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

除了溫鈞這個狀元,榜眼、探花也進了翰林院,官職授正七品編修。

至於其他進士,還需要再進行一次朝考,才能成為庶吉士,再三年才能成為翰林,趕上一甲的進度。

孔豐易羨慕妒忌溫鈞,其他人同樣也羨慕他,人心多有不足,聽著封賞,各自想法不一。

封賞之後,禮部張貼黃榜,將所有考生的名次都謄抄於上面,張貼於長安左門外三日,供百官和百姓參度。因黃榜顏色若金,也稱之為金榜,才有金榜題名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