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第2/3頁)

朝廷有規定,商人之後,三代不能科舉,避免商人巨富通天,科舉舞弊。

溫鈞要是真的成了商人,溫家好不容易有了點書香之家的味道,立刻就要被染上銅臭味——季老爺怎麽肯讓好友嘔心瀝血,用了三十年奮鬥而來的東西就這樣化為烏有。

他堅決要守護溫家詩書傳家的理念!

於是無論溫鈞再怎麽勸,季老爺也無動於衷,不肯進屋。

溫鈞無奈,只能招手示意季明瑞先進屋歇著,屋裏有涼茶。

季明瑞趕路過來,早就又累又渴,聞言眼睛一亮,也不管季老爺,迫不及待進屋喝茶去了。

剩下季老爺在外面騎虎難下。

溫鈞再次伸手示意:“季伯父,先進屋說吧。”

季老爺嘆口氣,這次終於老實進去了。

季老爺其實很愧疚。

這一份愧疚他沒有和任何人說過,只是在家裏對季明珠更寬容了些,寬容得令人側目。

因為他覺得以溫家積攢的家底,這五年來,即便沒有季家的銀子也能過下去。反倒是上次,為了幫他,溫家變賣家產,連溫兄留下的遺物都變賣了。

他對不起溫兄,對不起溫家,只能對季明珠好一點。

反正季明珠將來要嫁去溫家,是溫家的人,他對季明珠好也就等於他對溫家好。

沒想到溫鈞會開始養豬。

溫鈞養豬,一定是生活艱難,被逼到沒有法子,才會出如此下策。

季老爺更愧疚了,早知道他一開始就不該收下溫家送來的財物。

他收到消息,立刻帶著季明瑞一起趕到村子裏。

溫鈞光是看了一眼季老爺的表情,就大概能猜出他的想法,也沒說什麽,進屋後,給季老爺講了他為什麽要養豬的三個理由。

第一,養殖戶不算商人,算農戶,能夠以清白之身參加科舉。

第二,村子周圍漫山遍野都是豬草,不用花錢,成本低。

第三,荊楚郡豬瘟,豬肉價格上漲,未來前景良好。

聽完這三條,季老爺臉上的表情頓住,擡起頭,用驚訝的眼神看了溫鈞半天,像是想到未來光明的錢途,臉色慢慢激動,興奮地站起來,開始和溫鈞一條條爭論起來。

他能做大季家的產業,得到上林縣首富這個稱呼,自然不是榆木腦袋。

只有稍加點撥,就猶如撥開眼前迷霧,眼前一亮。

“沒錯,賢侄你說得太對了,我怎麽就沒想到!”季老爺越討論越激動,忍不住在屋裏走來走去,“荊楚郡的豬瘟雖然是壞事,卻也是我們的機會!正好我現在沒有別的生意可做,自己養豬,雖然累了些,卻不需要太多的本錢,又有很大的市場,錯過就太可惜了!”

溫鈞坐在一旁,含笑看著,目露滿意之色。

很高興季老爺和自己統一戰線,一個想法。

近段時間,荊楚郡豬瘟頻發。有些人或許會畏懼這段時間蔓延豬瘟的可能,縮減養豬的規模,或者直接關閉養豬場。

可是做生意都有風險。

養豬有豬瘟的可能,卻也有暴富的可能。想要賺錢,就不能怕風險。

溫鈞正是看到了這個風險與機遇並存的生意,又有劇情先知在手,才敢大膽地決定養豬。

季老爺找上門一事,也讓他想到了可以和季家一起聯合的可能。

分擔風險,還多了人手。

比起他一邊讀書一邊獨自養豬,有人可以幫忙會輕松許多。

就這樣,在溫鈞的說服下,季老爺也贊同了這個主意,並且迫不及待要加入進來。

兩人就養豬一事討論到了酉時初才散。

季老爺還覺得說不夠,打算繼續說,甚至連豬養出來了之後走水運賣去外郡,還是在本郡就地銷售都拿出來探討了一遍。

溫鈞無奈,極力勸住,讓季老爺停下,先回去,以後再聊。

酉時初等同於現代的下午五點左右,黃昏時刻,天色已經漸漸暗了下來。再不散,季老爺和季明瑞就要摸黑回去了。

剛剛經歷了摸黑趕路導致摔倒的溫鈞很有心得體會,知道摸黑趕路的尷尬,不打算讓季老爺也經歷這種事。萬一出點什麽事情,季老爺受傷,他們的合作豈不是要拖慢了進程?

季老爺對此很有怨念。

因為溫鈞第二天要去私塾上課,他就算再上門,也找不到溫鈞,不能和他繼續商量養豬的大業。

這對於剛剛將溫鈞引以為商業知己的季老爺來說,等同於在他心裏放上一窩螞蟻,抓心撓肺。不將事情定下來,他飯都吃不香,覺也睡不好。

……

次日,溫鈞放學,和趙博等人一起走出私塾。

一眼就看到了季老爺。

季老爺就等在城西私塾外,背著手,也不管路人那些知道他曾經身份的人如何看熱鬧,迫切地等待溫鈞。

看到溫鈞上前,立刻上前:“賢侄上了一天的學,一定累了,不如去我家歇歇。我們再順帶將昨天沒說話的事情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