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2/3頁)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裏而來……”

老先生坐在桌前聽溫鈞背書,目光由一開始的鎮定,漸漸變成了好奇、驚訝、震驚、目瞪口呆。

他竟然真的在三日之內背下了四書五經?!!!

在老先生還處於震驚中的時候,不知不覺,書房外面擠滿了聽見動靜、好奇而來的學生,

溫鈞沒有注意到,依舊在背誦。

等到背誦到《詩經》王風篇,他停了下來,面露一絲無奈:“先生,剩下的我不會了。”

這三日,溫鈞通讀四書五經,日夜不分地背誦,卻只背下了四書,還有部分《詩經》,另外四本書甚至都沒來得及看。

期限一到,他是抱著上刑場的決心來私塾的,只希望他的表現能讓老先生網開一面,先將他收下,多給他幾天時間。

而老先生會網開一面嗎?

這個問題都不用思考,溫鈞話音落地,見獵心喜的老先生早已經站起來,迫不及待要將他收進私塾。

人這一輩子,不是圖名就是圖利。

老先生四十歲得中秀才,知道這輩子剩下的時間不夠他再去奮鬥舉人功名,放棄了學業,退下來開了一家私塾,專心教導學生。

他開私塾,一不為錢,二不為利,只為了名。

不能做舉人,就做舉人的蒙師。老先生希望教出能考中舉人的苗子,以此揚名。

可惜他私塾開了十來年,教出的秀才倒是有幾個,舉人卻從沒有過。

現在溫鈞擺在面前,如此天賦,只要努力上進,考中舉人的幾率是其他人的數倍,他又怎麽可能不歡喜看中?

“你若入得我門下,以後就要好好讀書,不能再像往日那般懈怠,可能做到?”

老先生站起來,摸了摸胡子,明明激動得要死,卻還是死要面子的故作從容,幹咳一聲提醒道。

溫鈞立刻明白過來他的意思,眼底露出喜色,答應道:“這是自然,學生日後一定勤勉!”

“很好。既然你也有向學之心,我就收下你。你明日帶束脩來!我為你準備入學儀式!”

老先生喜不自勝,迫不及待地開口,轉頭就叫來看門的童子,吩咐他去後院和師娘說一聲,讓她準備好蔥、芹等收徒等物。

他這私塾,馬上又要迎來一個新的學生了。

童子看了眼溫鈞,乖巧應下,蹦蹦跳跳地走了。

溫鈞反倒是有些怔忪。

因為他忽然想起來,縣裏三家私塾,他最後才來這家私塾拜訪,除了這家私塾距離溫家較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束脩太貴。

好不容易考進來了,難道要垮在束脩上面?

老先生沒看到溫鈞的遲疑,先看見了門口簇擁看熱鬧的學生,將人轟回教室,回過頭,神情慈愛地要送溫鈞出門。

這時候,他才看見了溫鈞的為難。

“怎麽了?可是明日有事,不能前來?”

溫鈞搖頭:“不,沒事,學生明日一定準時過來。”

束脩這事怎麽能和先生說?好在家裏還有些底子,回去湊一湊,應該能湊出來。

溫鈞也不好意思讓老先生送他,再三勸阻,攔下了老先生,獨自離開。

這家私塾他來了兩次,出去的路已經差不多弄清楚。

經過教室的時候,剛剛被老先生趕走的少年們突然冒出來,一下子圍了上來,將溫鈞圍在中間,好奇地和他說話。

“同學,你今年多少歲,分在哪個班?明天就要來上課了嗎?”

“兄弟,我聽看門的童子說,你三天前來的時候還背不熟四書,今天一下子就背出來了,是不是真的?你這也太厲害了。”

“別擠別擠,讓我進去!我有話和未來同窗說。嘿,未來同窗,你叫什麽,我叫趙博,我看你和我一般大小,是不是要分在我們班?”

溫鈞沒有預料到他們會這麽熱情,差點被人群圍住出不來。

還好那個叫趙博的少年眼看大家不像樣子,發了一通火,鎮住了其他人,溫鈞才順利脫身。

不過,趙博這個自來熟的少年,卻是擺脫不了。

趙博一路熱情地將溫鈞送出門,一路上嘴巴就沒停下,到了門口,還依依不舍地揮手再見,讓溫鈞明日一定早點來,他們以後就是同窗了。

溫鈞扶額,不明白這些人為什麽這麽熱情。

等到溫鈞走遠,趙博轉身回教室,一進去就被人圍住了:“怎麽樣,打聽清楚了嗎?這位學霸進哪個班?”

趙博坐回位置上,面露煩惱之色:“學霸好像有點高傲。”

“啊?那我們以後的隨堂作業怎麽辦?自從得罪了叢安那個小人,我們的隨堂作業都已經被先生批評三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