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變法前期(第2/2頁)

只是前朝之事在前,誰也不敢跳出來反對江尤這項決定,如果他們跳出來反對,不就說明他們有謀逆之心嗎?江尤可不是曾經孱弱被世家把控的韋王室,誰敢在她面前蹦跶,她絕對能砍了他們的腳。

“並非如此,下臣只是覺得,不必操之過急,叫那些世家,抓住皇上的把柄。”周阮出去歷練兩年,深刻意識到了世家之害,一些有利於民的事,因為牽扯到世家,會變得無比復雜難以推行,她不知道該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但她明白,這麽急,會出事的。“前些時日,孟青查到一位原家子弟,那人仗著是原司長族弟,欺男霸女,強搶民間私田公田五百余畝,罪大惡極。此事還壓在監察司,一直沒有上報給皇上。”

孟青也是監察司的一員,她能看到這些,卻沒有權利去處理。監察司的司長是原攸,督查使是鄭順,二人皆出身世家,世家龐大,有好人有壞人,即使原攸沒有包庇之心,底下那些同樣出身世家的官員,懼怕原攸的官員,也會幫著掩蓋這件事。

江尤一身紅衣華服,端坐於上位,她深深看了神態冷靜的周阮一眼,明白了她的意思。

如今朝中大權,還是掌握在世家手上,所以世家若真是齊心協力去阻止江尤的命令,江尤不想國家大亂,就沒法堅持執行。

唯一破局的方法,就是奪權。

從世家手中,將朝政大權奪過來,給予貧民出身的官員。

周阮出身商賈之家,她父親周通雖說也是世家出身,但早已脫離世家,且林州周家早已沒落,比貧民強不了多少。

而孟青,她是真正的貧民出身,她父母和離後,一直跟著母親生活,母親在天上京有一家糖果鋪子,和世家毫無關聯。

兩人到現在還沒結親,更是拒絕了無數世家子弟求娶,前些日子一同選擇了兩個出身貧民的同窗定親,那兩位同窗現如今還沒考過科考,顯然沒什麽讀書做官的天賦。

在世人眼中,兩人選的夫君除了老實聽話外,沒有任何出色的地方,標準的鮮花插在牛糞上,許多人不知道為什麽,江尤卻明白其中含義。就像她一直不成親那樣,周阮孟青選了貧民出身,沒有官身的學子為夫君,是怕男方牽扯到她們,讓她們的立場,出現轉移。

“周阮,這樣做,是對的嗎?”江尤鮮少猶豫。

只是滅了世家,還會有別的世家再生,貧富之差,強弱之別,是國家制度會造成的矛盾,是人類社會本就擁有的矛盾,不可能徹底消除。

“皇上,下臣不知什麽是對,什麽是錯,下臣只知,若退後半步,十年之力,一朝盡毀。”

江尤用了十年爭得天下,為的是什麽?是讓百姓過上安定富足的好日子,讓這天下不再有人賣兒賣女,讓百姓能吃飽喝足,讓每個人能找到自己的信仰,死後不會疑惑,這一生為何而來。

如果不解決世家的問題,韋朝百年之亂,遲早會降臨在華國身上。

江尤點頭,沉默一瞬,“張奇回來了,你看看他帶回來的東西。”

周阮神情一肅,躬身行禮後退下。當年張奇奉命出去遠遊,如今終於回來了。

他用了五年時間,著了一冊《華國之法》,江尤看過了,張奇規定了許多法律的細節,其中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如今已經在實行中。

張奇建議推廣郡縣制,完善戶籍制度,凡成年男女皆可立戶成戶主,提議量私田入冊,廢世卿世祿制。

私田是指沒有登記在冊的田地,如今華國百姓有私田,世家私田更多,私田不登記在冊,國家就不會征稅,尤其是世家,靠著私田累積了不少財富。

世卿世祿制是世家在朝堂的立足之本,只要是世家出身,就能輕而易舉的成為官員。江尤當初立科舉制度,就是為了制衡世家的世卿世祿。

後者很難達成,前者則有了突破口。

原攸的族弟,占了私田與公田,若此法實行,第一個被開刀的,就是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