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第2/3頁)

後頭晏昭廷回京,春風得意,她又恰巧如前世那般從他身前打馬而過……

想必,後來秋獵,她在林子裏被和安所害折斷了腿……

這一切本該如前世那般走向,奈何記憶這種神秘的伏筆,總在最關鍵的時刻,能把人的心潮攪得翻天覆地。

安王謀劃,晏昭廷爭取,她在最關鍵的時候重生歸來。

似乎冥冥中早已注定。

這一刻鳳灼華想到了被她阿弟一劍殺死的老太監福祿。

數月前她進宮讓帝王把崔嬌玉賜婚給忠勤侯府大爺,那日她就發現福祿這大太監有問題。

然而她並沒有打草驚蛇,卻是派了人私下去查探。

後頭鳳灼華發現福祿與安王的人在暗中來往,只是前世為了自己父皇,寧願撞而死的福祿怎麽會投靠安王。

鳳灼華不解,卻也只能暗中觀察。

無意中鳳灼華發現太監福祿他根本就不是安王的人,也不是父皇的人,而是已經死去了的先帝的人。

先帝一生勤政,更是聰慧過人,偏生到了晚年依舊未能如意有個嫡子。

雖然安王在眾多孩子中是他最為寵愛,脾性上也最聰慧過人,最為像他,偏偏安王這人過於謹小慎微,又極度愛惜羽毛,更是迷戀權利。

這樣的人若是成了大晉帝王,比起守成,恐怕掀起的更是腥風血雨的戰亂,過於在乎名聲,便想名垂千古,鳳安若是當了帝王,他上頭的皇兄恐怕一個都不能安穩活下去。

先帝晚年,在眾多皇子中挑來選去,最終挑中了她的父皇。

大皇子鳳睿雖然不夠聰慧過人,但是他最為勤勉,對於下頭的弟弟們也都是極好。

如今大晉安穩富足,只要好好守著祖宗基業,等有了接班人、百年後,大晉一定是會更進一步。

但是當時先帝也憂心鳳睿後頭的孩子不夠聰慧,或者是不夠勤勉。

幸好那時候安王年輕,若是真的出現這種情況,最壞的打算便就讓安王繼承了皇位,至少得保全了祖宗基業。

所以這太監福祿自然就是先帝留下的暗樁。

這些年他日日跟隨帝王身邊,幾位皇子他自然也是有細細觀察。

而這次安王謀反,倒也是出乎福祿的意料。

因為先帝去世時留下另外一份遺詔,就等著日後最壞打算時拿出來,大白於天下。

自然這些事,帝王鳳睿心裏也是清楚的,所以安王哪怕做了再過分的事情,他依舊待安王如親兄弟,就想著日後安王能善待他的孩子。

那日鳳灼華進宮,她先是失望於父皇對於安王隱忍的態度,更是想到她母後平白的遭難,壓在心中情緒爆發,那日她揭露安王罪行……

帝王迫於無奈,後來在禦書房中與她一夜長談。

這事兒,自然沒有瞞著福祿。

大太監福祿就是先帝留下的,一把時刻懸在帝王頭上的刀,無情冷血,只以天下大局為重,福祿手中更是握著宮中最為尖銳的暗衛。

所以前世福祿死後,安王先是成了攝政王,後來依舊名正言順當了帝王。

但是前世鳳安並沒有被她與晏昭廷逼得退無可退,沒有謀反,又有遺詔,自然是名正言順。

而這一世,出乎福祿預料,鳳安竟然會被逼到狗急跳墻謀反。

所以今日宮宴不過是三方人馬的一出戲。

毒酒是鳳安的好戲,偏偏那酒已經被福祿私底下給偷偷換了,有毒,但也不至於見血封喉的劇毒。

至於福祿為何偏偏要殺了鳳灼華與和安長公主,不過是因為人老了馬上就要死了,眼看著大晉江山不再穩定,加上福祿又是當了一輩子的閹人,心裏頭總有那麽一口氣。

他老了沒人給送終,勤勤懇懇一輩子,臨死還要擔個弑君的罵名,走之前總歸要帶走點什麽。

後來福祿看見了親手殺了他的三皇子。

這個最不起眼的嫡皇子,他眼中那抹沉著冷靜,倒是像極了先帝……所以臨死前,福祿也算是安心閉了眼。

鳳灼華想著福祿臨死前,拼命往她那處轉身的樣子,微微一嘆:“大皇兄,福祿便讓人好好厚葬了去。”

不想鳳璟書卻冷笑:“都說你有時候才是宮中最冷血無情的,怎麽偏偏的今日倒是同情上福祿這個老太監?”

鳳灼華自嘲一笑:“這倔強的老東西我能不恨他麽?只不過這出戲沒了他還真的演不下去,我父皇老了,鳳安便是一個化了濃的毒瘤,他若不除,父皇說他就是死也死得不安心。”

鳳灼華說完紅了眼眶:“皇兄為何要瞞我。父皇是身體是不是在他開春時把你遣汴京城時便出了問題,你上次匆匆回來,還有上次我母後大病,是不是我父皇也出事了,不然怎麽會有那般巧的事兒去!”

“平陽……”鳳璟書深深一嘆,“你莫要怪父皇瞞著你,他總想著能多活數年,總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