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第2/2頁)

當然不是聖母病發作,她活了上千年,見到的可憐人數不勝數,力所能及時,能幫一把是一把。但現在,她得先顧著自己。

方立安追上這家人,並沒有故作單純地跟他們東拉西扯,而是直截了當地跟他們打聽消息。

這家人心性不錯,至少沒有記恨先前被李章氏拒絕的事,男人得了餅子後,小心翼翼掰開,女人兩手在下面捧著,一點餅渣子都舍不得浪費。半塊餅子分成五份,吃的熱淚盈眶。

“你們從哪裏來的?”吃了她的餅,就要回答她的問題,這是事先說好的。

“青州。”男人捏著餅,感激地望向方立安,聲音粗糲,北方口音很重。

方立安有些受不住這樣的目光,明明是明碼標價的交易……

“青州怎麽了?”

“地都旱了,種不出糧食,吃不上飯。”男人抿了抿唇,神情恍惚,像是在回憶,眼睛仿佛隨著記憶裏的青州一起幹涸了,看不到光。

旱災啊……

“朝廷沒有賑災嗎?當地官府沒有作為?”去年受災,到現在還沒解決,方立安對縣城的布告充滿懷疑。

“官府……城門一關,誰還管俺們的死活。”說話的是女人,她的聲音有些飄,餓的沒有力氣。

“你們現在打算去哪兒?你們也看見了,”方立安指了指近處的田地,“金陽也受災了,你們留在這裏怕是討不到吃的。”

“去京都,聽說京都貴人多,隨便賞口飯就夠俺們吃了。”男人的語氣中充滿了對京都的向往。

方立安聽的很不是滋味,“青州……和你們一樣的人……多嗎?”

男人點頭,“多,俺們那兒的都出來了,地上連棵草都不剩,不出來沒活路。”

“你們怎麽沒跟他們一起?”方立安直覺不對。

“他們……”男人剛要說話,就被旁邊的女人扯了一下,他閉口不語,沉默了將近一分鐘才道,“俺們帶著孩子……不敢跟他們一起……連夜跑了……”

根據這句話的含義,大約可以拼湊出一個極其殘忍的事實,方立安倒吸一口涼氣,“他們……吃人?”

三個孩子瑟縮了一下,最小的那個一手攥著餅,一手抓著女人的衣角,驚恐地睜大雙眼,像只受驚的小鹿。

“他們是不是也要南下去京都?”方立安急切道,如果這些人就在後頭,如果他們經過這裏……

男人點了點頭,沒有說話,也沒有看向方立安,像是因為最初的隱瞞感到愧疚。

“你覺得他們什麽時候會到這裏?”方立安並不在意,本就是毫不相幹的陌生人,經歷了重重苦難與人性的醜惡後,很難主動去釋放善意,更何況是一群拒絕過他們的人。

對面的女孩明明跟自家兒子一般大,釋放出的氣勢卻讓人心生畏懼,男人迫於那股威壓,結結巴巴道,“快……快了……俺們先前在金陽停了兩天……孩子小,走不快……”

因為緊張,男人說話顛三倒四,但意思很明確,有一大波流民正在向他們靠近,不日便到。

方立安沖他們點了點頭,神情凝重的離開了。

流民……

布告……

或許,兩者間存在某種聯系。

從陰暗一點的角度思考,來自青州的流民經過金陽,剛好可以解決即將成為流民的金陽百姓。

至於這種做法背後的利益,非常明顯了,可以逃避治下百姓因受災而流離失所的責任,一切的一切都可以歸咎到青州流民身上。

如果青州衙門裏的官員本就是金陽縣令的政敵,那就再好不過了,落井下石,一石二鳥,誰舍得錯過?

這樣的想法很陰暗,但金陽官府發出的布告確實可疑,方立安說服不了自己不往這方面想。

那幾個人沒必要騙她,方立安也相信自己的眼光和判斷,她飛奔回家,開始收拾包袱。

最重要的兩樣,銀錢和幹糧。

前天就收拾好的,銀錢縫在衣服上,換上就好,幹糧裝在包袱裏。五分鐘不到,全部弄好。

之後跑去隔壁苗家,把聽到的消息說清楚,至於苗家怎麽判斷,如何選擇,這就不是她能左右的了。

然後是大伯家和姥姥姥爺家。

大伯家很近,來回也就十幾分鐘的路程。姥姥姥爺家有點遠,等方立安跑完一個來回,天邊已經開始發暗。

從姥姥家回來的路上,流民的數量明顯增多,雖然三五成群,不足為懼,但按照這個發展,最遲到後天……

然而,回到家,李章氏梗著脖子,拉著一張臉,“我不走。”緊抿著嘴唇,視死如歸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