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第2/2頁)

十二月,城市新聞報導,各地陸續出現多例魚鱗病患者,較之以前,呈爆發式增加,請廣大市民注意防護。注:非傳染病,無需擔心交叉感染。

三則新聞都跟方立安有關,或者說三則新聞的內容都是方立安十分關心的。

首先是七月份西南某地遭遇險情,方立安在看到新聞播報後,長長的舒了口氣。原主的前塵往事就這麽了斷了……

之前,她也曾向當地政府相關部門去信,言明堤壩有危,建議檢修,疏散群眾。從新聞報導的遇難人數來看,官方必是沒有作為。不過,這也不是她能管的。

接著,十月,住建局的試點房開建。

消息一出,一片嘩然,什麽說法都有:

“在地震帶建房,瘋了嗎?你敢蓋我不敢住啊。”

“五百萬戶不會都是矮樓吧?高原上住高層,你是怕我死的不夠快?”

“我有一種預感,也許再不久就要遷都了。”

“我就想知道,房子建好,賣多少錢一平?”

“多少錢一平我都不買,便宜沒好貨,太貴買不起。”

“……”

方立安倒是心動不已,非常積極地在官網注冊、登記、購買、付款。

這麽說吧,如果整個世界都成了海,那麽最後一片陸地一定是青藏高原。就沖這一點,買了也不會虧。

因為存在限購,一人只能買一套,所以她用自己和大寶的身份證各認購了一套。一方面,算是投資,另一方面,如果大寶結婚了,這婆媳還是分開住的好。

她買了同一棟樓的十六樓和二十二樓,面積一樣,都是一百二十平。單價一萬出頭,兩套房花了小三百萬,被網友戲稱為“華國最‘高貴’的樓盤”。

最後,魚鱗病。

今年八月份,大寶和她先後患上了。她的病灶在小腿,大寶的在左手臂。症狀如其名,就是皮膚上長了魚鱗,銀白色的一團。

第一簇魚鱗出現之前,皮膚有點癢,母子倆沒有放在心上,撓一撓就完了,誰都沒當回事。

直到某一天,大寶一邊哭一邊喊,“媽媽,媽媽,我身上長東西了!我要死了!”

方立安看到,嚇了一跳,無他,太可怖了。十來片指甲蓋大小的魚鱗,有序排列,看得人瘆得慌。

身上出現異狀,誰不擔心,誰不怕?

她細細詢問大寶前段時間有什麽異常感覺,得到答案後,聯想到自己的小腿。

擼起褲腿一看,得,母子倆都有。所以這是傳染病?還是兩人一起吃了什麽?碰了什麽?

方立安在網上搜索這樣的症狀,當然不是普通千度那種搜索,是她自己編寫的程序,可以主動、全方位地搜索所有聯網計算機。

果然,信息很多,主要來自各大醫院、研究所。

從去年年底開始有人出現類似的症狀,方立安發現這些人有個共同點——工作和江河湖海相關,長期接觸水。

然後是治療過程,因為醫生無法判定病因,所以保守治療,用了一些常見的外敷藥。無效。

各醫院交流無果,只能列為新的研究課題,試圖攻克。

大半年下來,幾家研究所對魚鱗病的研究總結如下:

一、不傳染。

二、病源在水,長期接觸水源會增加患病幾率。

三、不痛不癢,暫未發現危害。

這麽一看,似乎可以稍稍放心。

方立安緩緩神,默默接受了自己和兒子長了魚鱗的事實,這病沒什麽影響,但也沒得治,只能留待觀察。

她把這些研究結果展示給大寶看,讓大寶幼小的心靈得到安撫,然後……然後她就掉馬了。

大寶敏銳地發現他的宅女老媽竟然是個黑客大佬。

厲害了,我的媽!

怪不得你這麽有錢!

你是不是想有多少錢就有多少錢!

方立安:……

再後來,母子倆一直暗中關注著魚鱗病的發展,得病的人越來越多,雖然治不好,但確實沒什麽大礙,心理上接受得了就行。

從那時起,大寶主動要求給自己的文化課加一門計算機編程,爭取子承母業。

2014年5月,雨勢再度增大,中雨轉大雨。沒兩天,新聞聯播公布消息,6月遷都日城。新首都定在藏省日城。

然而,最先瘋的是住建局試點房的房價,短短幾天就從最初的一萬飆到三萬,比從前京城的高峰房價還高。名副其實的華國最高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