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2/4頁)

這時方立安聽到一個年輕女人的聲音:“媽,我想跟啟東離婚,我實在沒有辦法忍受這樣的生活了。孩子如今這樣,我們夫妻倆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我真的不希望以後再生一個先天不足的孩子。”

方老太太看著痛哭流涕的兒媳婦,大腦一陣暈眩,她聽見自己虛無縹緲的聲音:“那孩子怎麽辦?”

兒媳婦卻只是哭,並不言語。

親家老爺痛心疾首道:“親家,我們心妍心裏苦啊,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孩子一生下來就看不見,她得多難過。但是她又能怎麽辦?啟東一直待在部隊,心妍從懷孕到生產都不見人影,這日子過得我們做父母的都要心疼死了。”

方老太太見此情形哪裏還有不明白的,這一家三口必定是趁自己抱孫女去做檢查的時候商量好了。

人心都不在了,留也留不住。

她冷硬道:“離婚的事情,我沒意見,但心妍和啟東才是夫妻倆,還是要心妍自己和啟東說,等啟東回來,你們兩個商量著辦吧。至於孩子,想來你也不會要,老婆子我自己照顧著。”說到最後,她心裏騰地冒起一團火,語中帶刺。

而莫心妍一聲不吭,只是哭。莫家兩口子則是一個勁兒地安慰她,全然不接方老太太的話茬。

方老太太的心驀地就涼了,這當媽的竟是真的存了不要孩子的心思!她若是想要,他們方家是無論如何也爭不過她的,更別說啟東這種一年到頭不著家的情況。

我呸!不就是怕一個女人帶著孩子不好再婚嗎?

唉……罷了!罷了!事已至此,多說無益。

等莫心妍出院,方老太太已經學會怎麽帶孩子了,雖然免不了手忙腳亂,但方立安這種“乖巧懂事”的孩子確實不難帶,吃喝拉撒都會嗯嗯哼哼,把她奶奶稀罕得不行。

方老太太是六十年代生人,趕上她結婚生孩子那會兒,計劃生育抓的最嚴,所以只生了方啟東一個男孩兒。

她婆婆見著男孩兒,高興啊,他們老方家終於有後了!

她自己統共生了兩個兒子,自打老大家的生了個閨女,她的心就涼了一半,另一半懸在那裏,天天盯著老二家的肚子。

好在老二家的爭氣,生了個大胖小子,以後他們老方家就全指著這個小子傳宗接代了。

隨後就收拾了東西,到老二家住下了,說是要給兒媳婦搭把手幫著帶孩子。

說是搭把手,實際上帶孩子的活兒全被她一個人包了,很是不放心把孩子交到別人手裏。生怕別人不夠盡心,虧了自家的命根子。

她自己這麽些年攢下的錢,不是補貼了方啟東他爸就是進了方啟東的肚子。

老大一家她是徹底撒手不管了,說是沒有男孩兒,指望不上。

所以,方立安她奶年輕那會兒只需要上上班做做家務就行了,根本沒帶過幾天孩子,自然也不知道孩子該怎麽帶。

本以為老了老了就能享福了,卻不想,出來混的都要還的。年輕時候沒帶過孩子,老了還得再走那麽一遭,從頭學起。

她老伴兒四十出頭就出車禍沒了,婆婆白發人送黑發人,傷心過度,沒多久也跟著去了,只留下她和方啟東孤兒寡母,相依為命。

好在兒子出息,憑自個兒的本事考上了軍校,進了部隊。雖然常年不在家,但每個月的工資都交給了自己,說是讓她隨便花。

她一個老婆子也沒啥好花錢的地方,自己平時的工資都花不完,哪裏就用著花他的錢了,全部一分不少地給他攢著。

當初老伴兒出車禍,肇事者賠了不少錢,那錢她也一分沒動,跟家裏的積蓄湊一湊,全款給兒子買了套房。

他們這地方,男孩子沒有房就沒有姑娘願意嫁,就算有那不介意的姑娘,她這個當媽的也不能讓小兩口出去租房子。

家裏有房,等兒子畢業分配了工作,她就托人給介紹對象。

他這條件不能說怎麽好,只能說一般吧,有房子,有穩定的工作,除了一個老娘,沒有別的負擔。

只一條,當兵的常年在部隊,夫妻倆聚少離多。得熬到一定級別了,才能隨軍。但隨軍也不是說隨就隨的,這女方也得願意放下手上的工作和熟悉的生活環境才行吧。總之,花了兩三年才碰上一個雙方都滿意的。

結婚沒多久,兒媳婦就懷了孩子,啟東卻因為部隊有事,一直回不來。

孕婦的情緒本就波動的厲害,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這導致心妍三天兩頭地鬧脾氣,見天的抹眼淚。

她這個當婆婆的自覺對不起兒媳婦,天天好聲好氣地伺候著,想吃什麽給做什麽,不會做的就去買,比對自家兒子還要費心。

結果兩人還是走到了今天這個地步,孫女生來就有缺陷,兒媳婦也哭著要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