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39(第3/4頁)

阮正新沒有注意她的異狀,也不敢擡頭和走神,他飛快的在紙上羅列著名單,寫到最後都怕自己寫少了,每寫完一個,還仔細回想一番有沒有連帶的被他漏掉的。

隨著那張紙上的名字越來越多,顧瑤的心也跟著往下沉。

在今天以前,她根本沒有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一步,她甚至都不可能將“殺人滅口”這四個字和她父親顧承文聯系到一起。

就算祝盛西先前找人教訓過徐爍,他住院那次,她也親自去病房裏問過了,他說蕭雲霞的死與他無關,她信了。

直到現在,她仍是相信的。

她總覺得,祝盛西不是會下達那樣命令的人,以他的性格和為人根本犯不上那麽做,對付蕭雲霞他會更傾向於用錢擺平。

可即便如此,也架不住有人會替他代勞。

顧瑤腦海中很快就浮現出一個人影——杜瞳。

十分鐘轉瞬即逝,阮正新又將名單檢查了一遍,很快遞給顧瑤。

顧瑤接過來,心裏發緊,臉上卻沒什麽表情,她垂眸看著,還聽阮正新在旁邊解釋說,他是按照時間和事件順序來寫的。

顧瑤沒做聲,直到她的目光略過一個人名。

——徐海震。

她的表情瞬間僵住,背脊上也跟著竄起一陣顫栗。

果然,她想的沒錯……

徐爍回來江城是為了調查他父親徐海震的死因,可是他針對最多的目標就是顧承文和祝盛西,雖然他從沒有直接說過,他們和徐海震的死能掛上鉤。

這樣的事換做是她,恐怕也會這麽做。

既然無法直接針對目標人物,那就只能迂回前進,比如先接近目標人物的女兒。

這也就是為什麽,徐爍一開始幾次三番的找她的茬兒,還無所不用其極的把她騙到他的事務所,給她下藥,逼她留下來看日記。

顧瑤暗暗吸了口氣,轉而又往下看。

這上面的人物沒有幾個是她看著眼熟的,她也不能一個一個去問都是誰,一旦問了,阮正新就會知道她的記憶根本沒有恢復,那麽他接下來要騙她就很容易了。

正想到這裏,顧瑤的目光就掠過一個有些眼熟的人名,她微微一頓,又很快看了回來。

隔了幾秒,她才忽然想起在哪裏聽過。

——李正繼。

“豐正輝的親生父親叫李正繼,以前的確做過協警,後來豐正輝的母親帶他改嫁,沒多久李正繼就在一次任務裏犧牲了。”

這是顧瑤和徐爍在邵曉風被殺的案發現場發現證據之後,徐爍給一位姓劉的老刑警打電話求證的信息。

怎麽,豐正輝的親生父親李正繼,也是金智忠料理的?

李正繼是協警,徐海震是當時的刑警隊隊長,他們都是北區分局的人,先後遭到金智忠的毒手,這絕對不是巧合。

只是顧瑤也只能想到這裏,這名單她不能看太久,眼下時間不夠她研究調查的,也不能讓阮正新看出端倪。

顧瑤索性將名單折了兩下,仿佛並不在意的放到桌邊,隨即說道“這上面有寫名字我沒有印象,好像也沒聽過。”

阮正新一頓,果然就將顧瑤的意思聽擰了,說“的確,有些小角色,顧小姐自然不認識。而且好多都是十幾到二十來歲的孤兒,對你而言都是陌生人。”

顧瑤挑了下眉,抓住了一個字眼——孤兒。

“哦,原來是立心的人。”她隨口接了一句,心裏卻並不是很有把握。

沒想到阮正新卻說“對,差不多都是立心的,不過這些孩子具體是因為哪個手術,我真記不清了。”

手術?

這些孩子是死於手術?

手術和金智忠又有什麽關系,金智忠又不是外科醫生。

難道……

她很快就想到一件事——器官移植。

顧瑤又將紙條打開,快速掃了一眼,很快就找到一個名字,名叫張小豐。

這名字她剛才乍一看,並沒有深刻的印象,如今倒是突然聯想到她第一次在徐爍那裏看到的日記。

日記裏,杜瞳提到了她在立心孤兒院時期,一個被領養的十六歲的男孩,好像就是叫小豐。

那男孩領養後不到兩年,就失蹤了,他父母報案了,後來是被警察在一個下水道裏發現了白骨,懷疑是他和人起了爭執,被殺害棄屍,屬於無差別殺人事件,只因這小豐沒什麽機會得罪人,曾和他有過不合的也就是立心的孩子,除此之外他也沒有大筆錢會招來財歹徒。

顧瑤將紙放下,在“張小豐”的名字旁邊敲了兩下,說“你這麽一說,我倒是有點印象了,這個名字我似乎聽誰提起過。這個張小豐死了都有十幾年了,那時候我還小,還沒有回歸‘顧’這個姓。”

顧瑤這話落下,阮正新心裏越發相信她已經恢復大半記憶的說辭,“蕭零”這個名字可是顧承文嚴令禁止再提起的,顧承文甚至說過,顧瑤是他的女兒,只能跟他姓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