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第2/2頁)

別看都是王,在燕王這個親叔叔面前,越王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他不僅沒對方有本事,論在父皇心裏的分量,也是叔叔更重。

母妃得罪了燕王,燕王在父皇那邊說幾句,他倒黴真不奇怪。在越王的記憶裏,類似的事沒少發生,以前也有過和燕王作對的人,他們都被父皇收拾了,父皇對親兒子還沒有那麽深的感情,跟他弟弟卻非常齊心。

母子兩個都認為是對方行事草率,他們還起過爭執,徐妃一段時間以來都不順心,她心煩意亂的時候卻聽說太後又做夢了,還夢到錢氏生了個了不得的兒子。

想到自己諸事不順,燕王府卻好事連連,她恨毒了,盼的都不是太後那夢不準,而是想看錢氏大出血最好一屍兩命。

徐妃也就只能做夢想想,達是達不成了。

大概在謝士洲生日前十天左右,錢玉嫃發動了,這次懷得比頭一胎難,到生那天反倒容易些,生下來是個胖小子,在房裏收拾幹凈以後,謝士洲進去看了。

他說傑哥兒一看就是聰明相。

錢玉嫃端著小碗在喝湯,聽到這話扭過頭去盯著他:“傑哥兒是你取的小名?”

謝士洲一擺手:“不是我取的。”

“那是誰取的?”

“太後啊,她老人家閑著沒事想了好幾個,什麽天驕啊,文魁啊。我覺得叫天驕太不謙虛了,文魁又難以服眾,就退一步選了個人傑。”

人傑,人中俊傑。

“這名字到底哪兒客氣了?”

“總比天驕客氣,人中俊傑比天之驕子還是要矮一頭的。”

錢玉嫃問他這不是小名,是大名了吧?

盛人傑這名字是不差,不隨字輩行嗎?謝士洲表示太後說行就行吧,再說宗室也不是全隨一樣的字輩,各府有自己的排法,燕王府這邊明姝是大孫女傑哥兒是大孫子,後面的大可隨他們走,是兒子取人字或人旁就得了。

都這樣說了,那行吧……

乍一聽到這名字總覺得草率了點,又一想,這個寓意確實不差,換其他未必壓得過這個,尤其這還是太後建議的。

太後是稀罕他才會幫忙想名字,這麽定下來對臭小子來說是殊榮。

說起來他名字還是太後取的,太後活到今日,唯一只取過這一個名,哪怕她兩個兒子——皇上和燕王,名字都是先皇賜下,不是她自己拿的主意。

也因為這樣,太後的審美一直沒暴露出來,直到錢玉嫃懷了這胎。

天驕、文魁、人傑……

太後可真是清純不做作的太後,好詞兒直喇喇往名字上塞,生怕別人不知道她的願景。

得知孫媳婦果然生了個一臉聰明相的男娃,並且用了她想的名字,太後非常高興。高興之余還是嘟噥了一聲,說明明天驕才是最好的。

了解到太後娘娘在這方面的品位以後,錢玉嫃只是慶幸,慶幸她是一國太後。假如說她不是太後,格調低一點,給曾孫子取名哪敢用天驕文魁這些?估計就是金貴富貴。

皇上得知這事以後,不禁感恩了先皇。

得虧他名字是先皇賜下的,要不然他就是天驕了。

你說字輩對不上?母後還不能想個跟天驕一個水平的名字?

皇上倒不是嫌棄天驕,他畢竟是個含蓄內斂的人,不習慣這種外放的風格,想想要是自己叫這名字,喊起來多羞恥呢?

說歸說,天驕人傑這種名字倒是很適合阿弟家裏。

為啥呢?

他大孫女叫明姝,明姝就是美女,跟人傑還能不是親姐弟?

盛人傑小朋友才剛出生,按說應該聽不懂這些,謝士洲卻覺得他說到名字的時候兒子好像偏過頭看了一眼。

起初他想著是不是錯覺,後來發現每一次他跟媳婦兒說話,只要兒子醒著,都好像在聽。

謝士洲把這發現告訴錢玉嫃。

錢玉嫃不以為然:“明姝半歲的時候還只能聽懂吃啊睡這些,其他一概不懂,更別說傑哥兒才剛出生。他估計是聽到聲響,不自覺朝這邊看過來吧。以前明姝也會這樣,她醒著喜歡往亮堂的地方瞅,我們說話她也愛盯著,就只是盯著,沒聽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