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謀劃

楊知看了一眼旁邊的清客錢江,示意道:“你說說你的想法。”

錢江略微思索了一下,便回道:“老爺,您這些年只有姑娘一個獨女,能謀劃的也只有姑娘一個人的婚事。老爺在京中除了靖北侯府,並無姻親幫助。而姑娘的事情雖不至於和靖北侯府交惡,但是也確確實實是得罪了靖北侯。”要他說,老爺娶靖北侯府姑太太,可謂是柄雙刃劍,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老爺年幼喪父,雖然楊家是書香門第,但是姻親故舊隨著楊老太爺的病故,也逐漸斷了交情。

只剩下楊老太太一人將老爺撫養長大,老爺爭氣,考上進士,還被靖北侯府這樣勛貴顯赫的門第看中,選為姑爺,從此確實是在靖北侯府的幫助下平步青雲,年紀輕輕便坐到了正四品的官職,如今馬上就要步入三品大員的行列,可謂是前途無量。

但是這弊處也是不小。因著靖北侯府的姑太太善妒,楊家這麽多年也只有太太所出的一個獨女,庶出的孩子,不說兒子,就是連個姑娘都沒有,若不是這位太太病逝了,恐怕楊家就要面臨絕嗣的局面。

即便是現在,老爺還能續娶,可是如今正當老爺高升的關鍵時刻,急需要姻親的幫助,不說兒子,就是女兒再多幾個,即便是庶出,也能夠派上大用場。可憐,老爺能籌謀的也就只有姑娘一個。更令人悲憤的是,這位姑娘還做下了醜事。

“有這樁醜事在,靖北侯心中肯定會心存芥蒂,不會如往常一般全心全意地幫助老爺。”錢江看了一眼楊知,勸道:“老爺還是早做打算為好。”

楊知沒有回答什麽,還是問道:“你覺得我應當怎麽辦?”

“依照在下看,姑娘雖然和周家的那位大公子有私情,但是萬幸的是,無論是靖北侯府還是周家都沒有大肆宣揚,知道的也就只有這麽幾個人,倒也不礙著老爺謀劃。”錢江想了想,分析道。

“那依仲原看,我兒的婚事應該如何謀劃?”錢江,字仲原。楊知聽了錢江的一番分析,似乎有些意動。

“大皇子。”錢江直接將自己心中的打算說出,“老爺這剛剛進京,一眾皇子中就只有大皇子府遞來了帖子,邀老爺過府一敘。依照在下淺見,大皇子很有誠意。”

錢江越說,興致越高,“大皇子是皇長子,又有禮賢下士的風範,如今已經入朝,比起那些還沒能入朝的皇子,多了不止一層優勢。最為重要的是,大皇子如今十分得聖人器重,聖人許多差事都交給大皇子辦,依照在下看,大皇子未嘗沒有和太子相爭的實力。”

“話說回來,要是老爺能投靠太子更好。”錢江說到這,不禁扼腕道:“可惜的是太子並未入朝,不知道這都轉運鹽使的作用,若不然,定然也會看重老爺的。”在一眾皇子中,太子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太子不僅是中宮嫡子,更是名正言順被陛下冊封的儲君,本就站著天下大義,投靠太子實在是再好不過的選擇。可惜的是,東宮並無意拉攏他們。

所以說,在沒有太子的情況下,身為皇長子的大皇子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依照在下看,姑娘的身份雖然不一定能當選皇子妃,但是側妃還是能的。”老爺官職不高,他們確實是沒有一搏正妃的實力。

“若是能得大皇子為靠山,老爺日後必能平步青雲,步步高升,便是入閣也是指日可待。”錢江一臉期盼地看向一旁的楊知,問道:“老爺意下如何?”

楊知聽了錢江的話後,陷入了沉思,良久沒有說話,過了好一會兒,才嘆了一口氣道:“仲原啊仲原,你千算萬算,卻算錯了一點。”

“哪一點?還請老爺明示。”錢江疑惑地問道。

“你沒有想過,為什麽我能當上這都轉運鹽使?”楊知看著錢江疑惑的樣子,沉聲道:“當時競爭這都轉運鹽使的官員,比我有背景的多的是,其中大皇子舉薦的,太子母族的,賢妃淑妃娘家的,還有各大豪門世家的子弟都有,最後聖上選擇了我,是因為我的政績比這些人好嗎?是因為我的能力比別人高嗎?”

“不,都不是。”楊知指出其中最關鍵的地方,“聖上之所以選擇我,是因為我最沒有依靠,除了靖北侯府,和別的府邸都沒有聯系,是最沒有背景和靠山的人。沒有靠山的人,就不會偏頗,能依靠的也就只有聖上一人,只能作個一心為君的純臣,所以陛下選擇了我擔任這個要職,而不是其他人。”

“你現在要我把我兒嫁給大皇子,豈不是在違逆聖心嗎?”

“是在下的錯,是在下思慮不周,險些將老爺置於危險的境地。”錢江聽了楊知的一番話後,後怕著請罪道。

“仲原不必自責,你也是一心為了我考慮。”楊知將錢江扶起來,然後一邊道:“你說得那些也沒錯,我在京中也確實需要一個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