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回歸(第2/3頁)

程元璟眉目低垂,慢慢道:“瞞不過,那就不瞞。”

皇帝皺眉:“你說什麽?”

“我是程元璟的事朝中眾人都心知肚明,既然如此,何必自欺欺人,讓眾人陪著我演戲呢?陛下曾在香積寺見過程元璟,由此生疑,發現程元璟就是失蹤的太子,也無不可。我直接以程元璟的身份歸位,不比重新安排一套痕跡,更加令人信服?”

皇帝和程元璟一直都知道彼此,所謂太子失蹤,一直都是障眼法。但是如今楊家未倒,他們絕對不能承認過去十四年都在做戲。

最好的辦法便是人為制造一個偶然,皇帝在香積寺偶然遇到了一個人,冥冥之中有父子血緣牽引,皇帝生疑,派人查訪之後,發現這個青年正是走失的兒子。

這是程元璟和皇帝擺在明面上的相認理由,日後楊家、朝臣翻過來查,也只能查到這裏。之後,皇帝和程元璟之間就產生一些分歧。

皇帝覺得堂堂太子在京城長大,這些年一直待在楊甫成、楊太後眼皮子底下,太過挑釁,所以皇帝想拋棄“程元璟”這個身份,給太子換一個從民間找回來的戲碼。楊家一定能查到太子就是程元璟,可是皇帝金口玉言,皇帝這樣說,文武百官就算心知肚明,也不得不配合皇帝演戲。

這樣一來,大家都能體體面面地將場面圓過去。

但是程元璟卻不這樣想。他已經放棄過一次自己的身份,再放棄自己在京城的成長經歷,進士出身的仕途履歷,以一個長於民間、毫無所長的太子身份回歸東宮,天底下誰會服他?知道真相的只是少數,生活在京城之外的悠悠百姓,才是他立身之根本。

他們父子的立場,並不是完全一樣的。

皇帝當年以不受寵的康王登基,多年來習慣了和稀泥,習慣了顧忌楊家顏面。要是讓楊太後和楊甫成知道他們找了許多年的人一直住在京城,還在他們眼皮子底下考中了進士,這絕對是在楊家臉上扇巴掌,是對楊太後的極大挑釁。皇帝不想另生枝節,便想著委屈程元璟,圓楊家的臉面。

然而換成程元璟的角度,給楊家臉面,便是他對楊家示弱。一張戰役還沒開打便示了弱,還有什麽叫陣的資格。

程元璟一直不怎麽同意皇帝的計劃,但是原先他沒必要和皇帝對著幹,相比於看不到摸不著的面子,當然是實際的利益更劃算。他完全可以順著皇帝,皇帝自知虧欠,以後一定會補償給他。

如果不是程瑜瑾,今年冬天程元璟出門“訪友”,就不會再回來了。

是他想到她一個人在侯府孤零零過節,才硬生生地趕回來,程元璟這個人,自然也沒“死”成。

他在京城每多待一天都頂著眾多壓力,上元節已經是最後期限。過了上元,他就不得不離開京城,改頭換面。但是現在,程元璟改主意了。

早就有所打算,等真正做出決定這一刻,才覺得神清氣爽,仿佛無形的枷鎖頓時解開。程元璟微微垂著視線,並不直視皇帝。這乃是面聖的規矩,程元璟和皇帝雖是父子,但在這之前,他們得先是君臣。

程元璟說:“陛下,我願以程元璟的身份回歸,並求娶程家長女,以證明自己並非程家血脈。”

皇帝看著程元璟,良久沒有說話。他的預感果然是正確的,這一件件的,沒一件順心。

皇帝沉聲問:“你已下定決心?”

“是。”

“你知道你這樣做,放棄了多少助力,又平白給自己增添了多少麻煩嗎?”

“我知道。”程元璟垂著視線,在眼睫的掩映下,其他人看不清他眸子中的神情。程元璟不知道想到什麽,身上的冷硬感稍微被沖淡,隱約露出些許柔軟來:“我的妻子將與我同生共死,日後會和我進同一個穴墓。生同衾,死同穴,這樣長的時間,如果枕邊人都不是真正能交予性命的那個人,那還有什麽意思?”

皇帝本來壓抑著火氣,聽到這些話,神情突然一怔。

生同衾死同穴啊,當初鐘氏還在的時候,也曾說過類似的話。他當年只是個不受寵的康王,連封地都說不上廣袤,鐘氏生在京城長在京城,一旦隨著他就藩,基本沒有回來的機會了。

她的父母親人都在京城,隨皇帝離開雖是生離,不亞於死別,這輩子恐怕再沒有和父母相見的機會。但是鐘氏陪他背井離鄉,陪他離開浮金砌玉的京城,從頭到尾都沒有怨言

當年在康王府封地上,鐘氏一臉期待地規劃他們的未來,規劃康王府這座院子做什麽,那座亭台做什麽時,皇帝也生過些一生一世的念頭。

可是後來,鐘氏構想的藍圖並沒有實現,包括她留給長女的庭院,也永遠不會派上用場了。

因為他們沒有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