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中毒二合一

元弘身邊密不透風,建章宮亦似有銅墻鐵壁,華陽大長公主多年來,固然有往宮中廣鋪暗人,但許多都被拔除,剩下的,也近不了禦前,近不了藥膳重地,只能做傳遞消息之用,想對元弘、對溫蘅下手,非得是身邊親近之人,才有把握。

原想著,能“名正言順”最好,將希望寄托在容華公主身上,但華陽大長公主三番兩次派人與容華公主秘密接觸,容華公主卻總是猶豫不決,遲遲不動手,最近一次,甚還托人帶話問她,可還有別的法子,嫁給明郎表哥?

對這不爭氣的傻公主,華陽大長公主只能一邊繼續派人勸說,爭取令她早日動手,一邊另作謀劃,她探知陸崢家的小丫頭,在宮中常往溫蘅身邊跑,於是授意陸惠妃利用那小女孩行事,但她消息傳進去了,卻像傳進了冰窖裏,之前言聽計從、且辦事迅速的陸惠妃,此次雖秘密傳話出來說,定遵從大長公主之命,將事情辦好,但卻也如容華公主一般,遲遲沒有動手動靜。

華陽大長公主等看宮內遲遲未掀風浪,又估算著大軍行程將到渝州雁津關,時間上許會來不及,只得準備打算放棄“名正言順”。

雖然“名正言順”乃是上策,阻力小,名聲佳,但用血與鐵澆鑄的王座,一錘定音,或會更加堅固。

大梁周邊諸國,屬北蠻最是兵強馬盛、野心勃勃,而北蠻內部並不齊心,權勢傾軋,明爭暗鬥,多年來,她一直與北蠻左賢王暗有聯系,陸家父子一戰成名的陰岐山之戰,領兵的北蠻將領為左賢王政敵,左賢王自不希望他打個勝仗、軍功更甚,遂向她透露了部分軍情,陸家父子也是憑此立下“奇功”,打出了以少勝多、堪可彪炳史書的漂亮勝仗。

此次邊漠異動,自也是她與左賢王暗聯的手筆,利用邊漠生亂,令鎮守邊疆的陸遠道上書請援,讓明郎與陸崢率兵出京,在行至中途渝州雁津關時,出其不意地,從內拿下這易守難攻的兵家必爭險地,以此扼住通往京師的咽喉要道,再以積年海量金銀,振奮兵士之心,發動兵變,亦雷霆之勢轉殺回朝,誅殺無道之君。

不僅燕州邊漠異動,周邊她也各有部署,屆時各地援軍,有的因邊亂無法援救京師,有的則被攔在雁津關下,等他們艱難破關赴京時,一切,都已塵埃落定。

盡管到時候定有元弘的忠將不服,可元弘已死,大梁朝何人權勢勝她,且明郎是以誅殺無道昏君的名義弑君,元弘這等不仁不義的卑鄙小人,天下人都知道他的德行是如何無道不堪,定也多少能理解明郎此舉,她的明郎,品性昭昭,重情重義,世人皆知,幹凈無暇,從無一絲錯誤,誅殺無道昏君後,也並未擅權自立,而是遵循禮法,扶太子登基,悠悠眾口,也盡可堵上。

和邊國聯手謀事,自要施些好處,左賢王那裏,事成之後,割予他幾座邊城,與偌大大梁朝相比,自是極為合算的,而眼下要緊的是,估算時間,就算等上些時日,能等到“名正言順”,到時候派人日夜不停地快馬加鞭通知明郎也已來不及,只能徹底放棄這一可能了,她與淑音,也該秘密離開京城了。

自明郎領兵離京後,她就一直借口身體染恙,閉門不出,這些時日下來,她的“病”,越來越重,纏綿病榻,不能下地,該是時候讓淑音離宮回府探望,而後母女二人,在親信護衛下,秘密離京,暫藏身至早安排好的安全之地,等與明郎匯合,省得淪為元弘手中的人質。

華陽大長公主已打算提前身退,但就在她預備派人至長春宮,將她“愈發嚴重的病情”告知淑音,以“騙”得淑音離宮回府探望時,宮中忽地傳來消息,聖上與薛貴妃突然病倒,臥榻不起。

華陽大長公主自幼在宮中長大,也是知道這些說辭伎倆的,懷疑容華或是陸惠妃動了手,元弘與溫蘅俱已中毒,只是太後娘娘,怕眼下邊漠進犯,此事傳出會人心大亂、江山飄搖,故而強行壓下,只對外說是受寒高熱。

……若真是如此,元弘與溫蘅現下,究竟是死是活?

華陽大長公主剛要派人去探問,陸惠妃那邊的人,即已遞來了消息,消息道她雖然得手,但中間出了意外,聖上與薛貴妃中毒劑量極淺,尚在苟延殘喘。

……也只能苟延殘喘了,這蝕心毒,可不是棘毒之流,縱是入體量少,未能即刻要了人的性命,但一入人體,便蝕骨鉆心,無法拔除,藥石無靈,只能等死……

……即刻要了他們的性命,倒是便宜了這對賤人,讓他們飽受蝕骨鉆心之痛而死,疼上整整幾日幾夜,再痛苦死去,倒也不錯……

生性多疑的華陽大長公主,也並未盡信陸惠妃的片面之詞,另派人打探消息,得知宮內正暗查中毒一事,整個太醫院氣氛凝肅無比,鄭太醫一夜之間,像又老了十歲,太醫院所取用藥物,也並非治療風寒之用,而都與解毒有關,太後娘娘與容華公主守在建章宮中半步不出,甚有暗人看到禦前總管趙東林,在殿前悄抹眼淚,種種跡象,都表明陸惠妃所言不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