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4/4頁)

魏時這次有長達半個月的休整時間,除了拜訪長輩和友人,就是在家裏頭待客,迎接一批又一批的‘訪問者’,其中也包括了李家,幾個舅舅、十幾個表兄弟,李家的人丁興旺程度是不遜色於劉家的。

不過,母親嫁給父親之後,先是得了一女,爾後隔了整整十五年,才有了小弟。

可見魏家子嗣緣分有多淺淡了,也不知道他跟夫人是不是在這方面的運氣,也跟上一輩人一樣。

人都遞帖子來了,總不能攔著不讓進。

沒辦法,航海伯府的門檻實在不是很高,一則是魏家底蘊太淺,說是從魏時祖父那一代發際,還不如說是直接從他這裏開始呢。

二則就是因為年紀了,只有二十五歲的魏時,在官場裏頭實在年輕,哪怕從十七歲到現在,他已經做官八年了,官位也從正六品升到了正五品,可跟他同朝為官的官員,絕大多數都在三十歲以上。

功勞不是那麽好立的,資歷也不是那麽容易熬的,像魏時這樣的,固然跟本身的能力和奇遇有關系,但運氣也是真好。

運氣很好的魏時,這半個月除了見外人的時間之外,基本上都在考察兒子的功課和翻看兒子的作品。

魏遠的詩作文章,甚至寫出來的字,都能稱得上是作品了。

老父親心裏頭美的簡直要冒泡了,得子如此,夫復何求。

小皇孫趕上休沐日的時候,還特意過來了一趟,要麽說是只差了半歲的兩個孩子呢,個子也沒差多少,基本上是一般高的。

不過氣質上的差距很大,遠哥兒身上帶著書生氣,帶著年少得意的自信,還有些微的孩子氣。

小皇孫就是皇室裏養出來的貴氣了,甚至還有那麽幾分霸氣在,跟太子還是有區別的,父子倆比起來,太子給人的感覺要更平易近人一些。

小孩子長大就會越來越忙,盡管見面的次數比小時候少了,學習和涉獵的內容也都不一樣了,但是兩個孩子的感情還是不錯的。

曹昐明明說是過來看魏伯伯的,可說了沒幾句話,轉頭就跟魏遠聊到一塊去了。

只有八歲的曹昐,作為太子的嫡長子,光是老師就有六個,學習內容之多可以想象,除了休沐日之外,是很難有時間出宮的,而且即便是休沐日,也不能放開了時間安排。

魏遠要學的東西也同樣很多,但是內容上跟曹昐是不一樣的,要作詩、要畫畫、要寫文章,這些都是需要靈感的,甚至是寫字彈琴,也需要靈感。

魏遠是時常要出去玩兒的,京城裏不少好玩的地方都已經走遍了,京城附近的山山水水,更是早就已經逛的差不多了,而且還是不同的人領著逛的。

有時候是魏時帶著兒子過去放風箏,有時候是劉楓帶著侄子過去學騎馬,有時候是詩人帶著後輩去尋找靈感,畫家帶著有人去采風……

小日子過得那叫一個多姿多彩,學東西的同時,人也是放松的。

魏時能想到的給予孩子的最好的教育方式,都拿出來了,把一個孩子養大成人,要付出的耐心和精力都是沒有辦法去估量的。

兩個孩子聊的最多的是京城外的事兒,山山水水、林間小路、鄉野傳聞,聽起來還是挺有意思的。

魏時也覺得沒怎麽出過城門的小皇孫有些可憐了,以前兩孩子還小的時候,他還能把人帶到城外莊子上去呢,現在基本上就沒這個機會了,小皇孫的時間安排確實緊了些,好不容易出宮一趟,在魏府也不過只待了一個多時辰而已。

八歲的孩子表達依依不舍,跟三歲多那會兒是不一樣的,那會兒是真能拉著衣角舍不得對方走,現在就只能互道一聲‘珍重’了,連約著下一次見面都不行。

作為一個正五品的小官兒,居然會覺得太子的嫡長子可憐,魏時回過神來的時候,也覺得有些窘迫,畢竟是以後要擔當大任的人,時間自然要抓得比旁人緊,承受的壓力也肯定會比其他人大。

也算是從小看到大的孩子,哪怕知道身份上有差距,可聽著孩子一口一個‘魏伯伯’的叫著,也難免有些當長輩的感覺。

二十五歲,最好的青春年華裏,他不光是習慣了當父親,還習慣了給人當長輩。

這感覺居然還……不賴,小時候他就盼著長大,同樣也盼著能有一個可靠的長輩能夠給他安全感,如今自個兒也做了父親,做了長輩,就開始做給別人安全感的那個人了,自個兒幼年渴盼著的東西,他希望兒子是不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