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第2/4頁)

她很清楚以教會的行事作風,讓他們買到那麽多種子後,教會必然會在那些信仰他們的國家以教會的推廣這些高產作物,讓大家對教會感恩戴德,而完全忽略這些植物原本是從哪兒來的。

魏薇雖然和約翰教皇交情不錯,但也沒打算把漲臉的機會送給她討厭的教會,幫助教會增加威望,與其給他們機會,倒不如自己賺這個威望。

所以她沒有答應約翰教皇的要求,只同意賣一百萬斤(五百噸)的糧食給他,其中紅薯占七成玉米三成,再多就沒有了。

她寫好回信的同時,也想好了怎麽處理剩下的種子,首先當然是要先滿足國內的需求,不過薩丁森郡內的領民今年都跟風種了玉米紅薯,收成也不錯,完全可以自己留種,所以他們並不怎麽需要種子,倒是其他郡的領民有這樣的需求,魏薇打算劃出一部分種子讓商隊販賣到各地去,這幾年他們薩丁森的商隊日益擴大,往來的地區也越來越多,國內到處都能看到他們的影子,又因為價格公道誠實守信,在同行中的信譽度很高,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而剩下的大部分,魏薇打算全部賣給國王。

“賣給我?”聽到魏薇的交易請求,國王很是訝異,尤其她說的數量太大,聽得國王都忍不住抽了口氣:“我想我並不需要那麽多的糧食。”

他承認玉米和紅薯都是好東西,有了這兩種糧食,普拉迪人就再也不會挨餓了,但他今年也種植了不少,豐收之後留種的話,完全夠明年種植的了,而薩丁森的那些產量已經比得上以往整個帝國的小麥年產量了,那麽多的糧食,他就是留著自己吃都吃不完,實在沒有必要。

“陛下可以用這些糧食和其他國家進行國家貿易,我想會有不少人感興趣的。”

魏薇覺得與其讓教會在這方面占便宜,贏得民眾的信賴,倒不如讓普拉迪帝國來賺這份好名聲。

高產的糧食是所有國家都喜歡擁有的東西,如果不是一開始這些糧食就屬於薩丁森,而西方的君主集權度不高,基本管不到領主們的頭上,而國王本身也缺乏這方面的預見性,這些糧食恐怕在出現不久就會被他禁止對外售賣了。

既然第一步就已經晚了,讓一些種子留了出去,那麽其他國家遲早也能夠大面積種植這些高產糧食,所以,既然不能禁止,那不如趁著其他國家對這些高產糧食還有需求的時候,直接進行貿易往來,換取更高的利益。

尤其最近普拉迪帝國內亂,周圍的國家都有些蠢蠢欲動,若是普拉迪能以這些高產糧食為餌,尋找更多的盟友,讓鄰國們不敢輕舉妄動,那麽他們暫時就不需要過於擔心邊境問題了。

所以雖然把這些糧食制作成副產品的話能賺回更多的利益,魏薇思來想去,還是打算和國王做這筆交易。

當然,魏薇只是提了個意見,具體怎麽做,還是要靠國王自己想了。

不過她提的這個意見卻正是時候。

實際上在他們不知道的時候,普拉迪周邊的幾個國家確實動了成績攻打普拉迪的心思,並且已經有國家開始暗中聯系其他國家準備結盟了,而牽頭的正是蜜拉貝兒的父親伯爾多國王。

伯爾多國王在接到普萊迪國王的信之前,其實就已經知道他的女兒暗中做了什麽了,甚至,當初王儲中毒也是他默認的,畢竟蜜拉貝兒的秘藥也是他提供的。

原本給女兒這種秘藥,就是打算讓她找機會對國王一家使用的,如果不是蜜拉貝兒的前夫突然過世,恐怕妨礙她登上王位的國王一家,早就已經一個不少的被毒死了。

伯爾多國王是個野心很大的國王,一早就覬覦著其他國家的地盤,只不過他的伯爾多只是個小國,沒有正面抵抗普拉迪等鄰國的能力,所以他采取了聯姻的政策,把自己的幾個女兒先後嫁給了不同國家的王族,表面上是為了和其他國家交好,實際上,他的女兒在出嫁前接受的教導都是要為自己的國家謀福利,可能的話,最好是能讓那些國家的下一任國王都流有伯爾多的血液。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手段黑暗一點,也是可以理解的不是嗎。

蜜拉貝兒的舉動暴露以後,伯爾多國王就有些擔心了,因為這種秘藥他可不僅僅是給了一個女兒,如果這事傳揚出去,他其他女兒的所作所為很可能也會被發現,好在據他觀察,普拉迪國王並沒有把這件事聯系到伯爾多的頭上,甚至因為不想讓王室的醜聞傳揚出去,還特意保守了這個秘密,所以伯爾多國王知道目前他的女兒們還是安全的。

但現在想不到不代表以後也想不到,所以伯爾多國王很快就想到趁著普拉迪帝國內亂的好時機,聯合其他國家一起攻打普拉迪,瓜分這個富饒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