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有鹽就是有錢

田氏沒有說大話,家裏確實有的是鹽。

他們所處的大興朝,食鹽施行管控制度,每家每季能領多少,都是有數的,由裏長分發,以免普通農家買不起鹽。

原本也是剛夠吃用,但是兩年饑荒鬧下來,連糧食都吃不上了,哪有鹽的用武之地?

最多,村人用鹽來洗陳糧,能減少中黃曲黴毒素的幾率。

崔稚看著田氏掏出一大袋鹽來,心跳快了幾下。

“從前年景正常的時候,這鹽夠吃嗎?”

“夠是夠,卻也是剛剛夠,還得緊巴些用。”田氏答道。

“那若是用完了,鹽可有其他地方能買?”

田氏奇怪地看她一眼,“從私鹽販子手裏買鹽,抓到了,那可是要抄家流放的!況且貴得很,咱們哪裏買的起?”

崔稚聽了,眼皮眨巴兩下,“咱們家這麽些鹽,就沒想著賣一賣?”

田氏卻是笑了,“往哪裏賣?家家都不缺鹽。”

田氏忙著抓了鹽洗米,崔稚給她幫忙,魏銘站立一旁,看看家中的鹽,又看看崔稚,腦中全是她剛才的問話——

“咱們家這麽些鹽,就沒想著賣一賣?”

販賣私鹽是死罪,可他們手裏的本就是官鹽,且這等情形各家都有,要是真能用這些余鹽換錢換糧,便是鋌而走險一番也是好的。

不然果真吃陳糧撐到朝廷賑災糧撥下來嗎?

他記得上一世,眾人翹首期盼朝廷賑災糧來,但真正撥來的卻不過了了,一到冬日,不少人便餓死了。

現下山東各地都不缺鹽,需鹽的營生也因為無糧無錢沒必要屯鹽,即便有人要,也是要壓價的,只能賣往外地。

只是這樣一來,成本、變數都增加了,若是再被抓到誤以為是私鹽販,有理也說不清。

魏銘自不肯輕易放棄,準備寫畫一番細細思量,卻被人拉了衣角。

是崔稚。

“木子,你知不知道鹽價呀?”她問。

“三錢銀子一斤鹽。”魏銘答道,見她面露困惑,解釋道:“若論尋常年景的米價,一斤鹽等同一鬥五升米。”

崔稚嘴裏重復著,拉了他到院子裏,撿了樹枝又開始畫符。

魏銘見怪不怪,知道她在算數,又補充道:“水旱荒年,鬥米千錢,如今雖有官府賑濟,一鬥米約莫也要一兩銀子。”

魏銘只能估摸這麽一個數出來,具體價值幾何,他現在這個身份,真是無從問起。

崔稚還在畫符,“一兩銀子是十六錢?一斤也是十六兩?”

“嗯。”魏銘應了一聲。

他還在想如何把村人手裏的鹽運出去,去外邊換糧。畢竟按照正常年景折算,一斤鹽換的米,夠一人省著吃半年,似方才嬸娘拿出的余鹽,不止一斤,去掉洗陳米的部分,剩下的,還能換得不少糧食。

不得不說,崔稚這個想法確實值得一試,但是怎麽走通這條路,是難題。

前一世的人,還能用上嗎?

魏銘正想著,崔稚又拽了他,魏銘低頭看去,只見滿地都是她畫的符。

她仰著頭,卻不同他說符的事,興奮道:“有鹽就是有礦呀!明天咱去一趟縣裏,縣裏應該有收鹽的大戶吧!低價用鹽換錢,再拿錢去外地買糧!”

魏銘聽她說得,倒有些道理。

直接用鹽換本地糧食肯定不值,所以換了錢再去外地換糧,雖然壓低了鹽價,但也能換成,只是路途遙遠,一路都是饑民,運送就得廢去不少。

他提醒她,“那得多少糧,才夠車馬損耗?”

她愣了愣,似乎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只怕是把這一裏的鹽都收來,也不夠折騰的,更何況拿什麽收鹽呢?

她有點氣餒,樹枝戳著地上的符,一會就戳的沒了原型,“衣食住行用處處受制,人家穿越都呼風喚雨的,我怎麽連飽飯都吃不上呢?我怎麽沒投身到大戶人家?”

她抱怨著,忽的一頓,“唉?大戶人家的地裏也不能憑空長出糧食吧?他們就甘願吃陳米?他們這麽有錢,怎麽吃飯?”

魏銘也被她說得怔住。

他想起來了。

後來安丘縣又遇上了一次饑荒,那會他考中了秀才,去縣裏看望一位同窗,當時便聽得同窗說,隔著一條街的縣裏富戶,如何每日裏煙火飄香,連得臉的仆從家中,都能吃上一年米,主家更是吃得新米,還是江南的糧商賣過來的江南新米!

江南的糧商賣過來的江南新米……

魏銘不由說出了口,“有外地糧商來賣米。”

“啊!”崔稚驚叫了一聲,“要是把鹽賣給他們,豈不是皆大歡喜了?!”

是啊……

魏銘本還有幾分顧慮,只被她這麽一嚷,把顧慮都嚷走了。

成不成的,總算找到了一條路,走一走再說吧!

低頭去看眉飛色舞的崔稚,誰料被崔稚一把捧住了臉,“木子真的不傻呀!知道這麽多,可幫了我大忙了!兩年的書沒白讀,有學霸氣質!等我掙了錢,你好好讀書,考個秀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