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紀事之初入深宮 第三卷 日邊紅杏倚雲栽 第二章 舞意

翊坤宮內一派喜氣。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後宮之中換了主人,也是一樣。

昔日王貴妃掌權,所辦宴會,中規中矩,隆重華貴,卻缺少新意,而如今換作權妃,又是另外一番光景。

眾人入席之後,看著殿內的擺設與桌上的菜色,均有些吃驚,面面相覷之下都不得究竟,而作為主人的權妃與萬歲朱棣終於姍姍來遲,陛下升座,眾妃嬪及親王貴戚又是一番叩首跪拜。

當大殿重新歸於安靜之時,眾人均將目光投向了龍座。

朱棣果然開口相問:“愛妃,今日宴會,無歌舞助興也就罷了,怎麽這桌上連酒也沒有?”

權妃朱唇微微上揚,露出一絲淺淺的笑容,雙手擊掌,輕拍兩下。

這時一排身穿朝鮮艷麗華貴舞裙的女子們在樂曲聲中款款走來,當中一人肩挎長鼓,右手持鼓鞭,邊跳邊敲鼓,身、鼓、神、形融為一體,鼓聲由慢板起拍,節奏逐漸加快。

鼓聲輕靈、時緩時急、彩衣飛旋、香扇鬢影、伽■淺唱。

在座眾人,都覺得十分新奇好看,一時間贊聲一片。

而曲至高潮,突然戛然而至。

眾人來不及驚訝,轉瞬間剛剛退下的舞者又重新來到殿上,只是她們每人頭上都多了一樣東西。

居然是陶罐。

那些女子舞姿翩翩,雖然頭上都頂著大大的罐子,然而仍跳得輕松優美,典雅奔放,時而踏波前行,時而碧海舀水,時而玉指彈珠,只看得人眼花繚亂。

而此時權妃也走下高台,置身殿中,接過侍女手中的一個陶罐,在樂聲中展著蔓妙的舞姿,仿佛一片輕羽飄落至朱棣跟前,自頭上拿下陶罐,稍一傾斜,罐中之物緩緩落入杯中,然後雙手舉杯呈給朱棣。

朱棣略有意外,然而接過來便一飲而盡,隨即一陣大笑,稱贊不已。

而其他舞者都像權妃那般在樂聲中,以頂上之陶罐為在座諸位斟滿桌上的杯盞,眾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陶罐中盛的是酒。

這樣的開場,這樣的巧思,任誰再不服氣,再忌妒,也終是要忍下。

因為這樣的安排,已經讓天子龍顏大展,笑意連連,這就足夠了。

朱棣笑過之後,不由贊賞道:“福姬真是巧思,想不到今日瞻基的生辰,你能如此費心安排,朕定要好好獎賞才是!”

權妃對上朱棣的眼眸,含笑而答:“臣妾不要陛下的賞!”

“哦?”朱棣微微一頓之後,恍然明白了,“你是要瞻基來謝?”

權妃笑而不語。

若微沖朱瞻基招了招手,瞻基的臉往她身邊湊了湊,若微耳語一番,瞻基一臉狐疑,似信非信。

權妃開口說道:“臣妾聽聞皇長孫一向博學聰穎,敏而好學,臣妾有意相考,不知陛下允是不允?”

“哦?”朱棣心道,你哪裏是想考皇長孫,明明是想展示自己的才華,也罷,就如了你願,隨即說道,“以何為題?”

權妃指著那些舞伎:“想請問皇長孫剛才這歌舞名為何?源於何?”

“這倒有意思得很!”朱棣沖著東邊上首邊的坐席招了招手,“基兒,快來,你知道與否?快快答來!”

朱瞻基起身出列,恭敬行禮,隨說道:“回皇爺爺,回賢妃娘娘,第一支舞名為長鼓舞,亦名杖鼓舞,是朝鮮國民間的農樂舞,每逢豐收,百姓們都齊聚在一起,載歌載舞,慶祝上天又賜給他們一個好年景。”

“原來如此!”

眾妃開始小聲議論。

“原來是她們國家田間地頭的節目,居然還給搬到咱們大明宮中來了。”

“就是!”

權妃臉色微微有變,而朱瞻基仿佛充耳不聞,繼續說道:“這第二支舞名為‘頂水舞’,頂水舞是因舞者頭頂水罐起舞而得名。此舞源於……”朱瞻基微微一頓後,方才說道:“朝鮮族婦女習慣用頭部頂著器物行走,在插秧、鋤草季節,婦女們常頭頂水罐將飲水或米酒等,送至田間地頭。後來才廣泛流傳開來!”

“啊,原來她們朝鮮女人都是頂著罐子走路呀!”

“呵呵!”

權妃臉上已然笑意全收,她眼波一掃,看著殿內雲雲眾人,又收回目光只盯著朱瞻基:“皇長孫殿下果然出眾,連我朝鮮的民俗也如此熟悉,看來福姬真是班門弄斧了!”

朱瞻基立即拱手說道:“賢妃娘娘一片苦心,瞻基已然悟出,兩支舞曲雖為朝鮮民間之樂,但是舞蹈優美、剛柔相兼,充分展現了朝鮮民族柔中帶剛,文而不弱,雅而不俗的民族性格。況且其一為慶豐收之舞,其二為張顯婦人之勤勞美德,賢妃娘娘是教導瞻基不忘記天下萬民之生計,以民為先,瞻基明白了,感激不盡!”

朱棣看著朱瞻基,心中喜歡得不得了,當初自己在冊立太子時猶豫再三,一直覺得身形肥胖迂腐遲鈍的長子朱高熾不是太子的最佳人選,怎奈眾臣來勸,不看長子,還可以看長孫,是的,瞻基,果然是深得朕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