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皇親國戚(二十一)(第2/3頁)

“曾外祖母也可以兩個人分的嗎?”小丫頭表示很不能明白。小丫頭是玉秀林和徐耀華的女兒可兒,比小皇子小一歲多。

“應該可以吧!”小皇子嘆了口氣,“就好像我的祖母和父皇也有很多人分。”

“父皇是什麽?”

“父皇就是照兒的爹爹。”

“哦,你的爹爹叫父皇,真奇怪,我爹爹就叫爹爹,也沒有許多人和我分。”可兒一本正經道,“你爹爹要和許多人分,那你不是很可憐啊?”

“我有母妃和祖母啊,母妃是我一個人的,祖母也是我一個人的。”小皇子一臉認真道。

聽著兩個小家夥的童言稚語,就見陽城大長公主與徐耀華從裏面走出來,陽城大長公主見到太後忙上前行禮。

太後忙扶了了一把:“陽城姐姐快些免禮吧!”

玉秀林自隨徐楷士賑災回來,得了封賞與朝亦峰一道去了林雲大將軍門下。年前,大將軍奉詔回京,玉秀林跟著回京。開春後,又匆匆跟著大將軍去了邊關。

陽城大長公主金春剛病了一場,太醫都說讓家裏備著後事了。不想這邊徐耀華曝出有孕,陽城大長公主精神眼見就好了。這又操心邊關的孫子,又不放心有孕的孫媳和小曾孫女,許是心有掛念,到底是熬過來了,只是人瘦的厲害。

太後走到徐耀華身旁,看了看侄女的肚子:“阿華這是幾月生?”

“也就是一兩個月的事情了,大夫都說多半是個兒子。”陽城大長公主笑道。

雖說這生兒生女天注定,不過,陽城大長公主心裏還是盼著個曾孫的。已經有了一個曾孫女兒,到底希望有個男丁頂門立戶。

讓丫鬟看著兩個孩子在院子裏玩耍,大人們進屋坐下喝茶。今日是徐家娶媳婦,何氏自要去招呼女眷,石慧這個老夫人道不必一直在前面待客。

太後自喜歡徐耀華這個侄女,自拉著徐耀華說話。只心下又有些遺憾,阿華這般好,他的兒子如何就看不上呢?幸而阿華嫁的也不錯,若不然她都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娘家。

皇帝不喜歡表妹也罷了,那王貴妃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四德皆備,可皇帝偏也瞧不上,只寵著那個無德的朝氏。如今朝氏不是皇後了,可皇帝不肯再立後,廢後又有什麽用呢?

王、徐都是京中大族,這場婚事自然辦得熱熱鬧鬧。去年王貴妃的妹妹嫁劉尚書的嫡幼子,貴妃不過意思意思賞了頭面。這次堂妹出嫁,王貴妃卻賜了一台嫁妝。

不論王貴妃是瞧不上劉家那個外室子的妹婿還是為了討好太後看重徐家,都明確都表達了自己的喜惡。宮裏四個皇子,也就是大皇子和二皇子存在感高一點,二皇子到底有個失德的廢後母親,自然比不得大皇子前途光明。故此,今日的婚宴許多沒有收到邀請函的賓客也帶著禮物上門了。幸而兩家都早有準備,到底沒有鬧出什麽笑話。

賓客太多,太後和大皇子到底沒有待太久,等新娘子進門,太後就帶著小皇子悄無聲息的離開回宮了。倒是小皇子離開時對於剛認識的小夥伴還有些不舍。

宮裏的孩子幾乎沒有什麽玩伴,平時陪著小皇子的除了太後、貴妃便是伺候的宮人。王貴妃雖然找了幾個小太監陪小皇子玩耍,可到底與真正的小夥伴不同。

與大皇子年齡相仿的二皇子一貫被朝妃看的很緊,至於其他皇子皇女又太小了些。宮外的誥命偶爾也會帶孩子進宮,不過太小的孩子人家不敢帶進宮,略大些的又未必玩得到一起,今日在曾外祖母家遇到的妹妹可就要好玩多了。

太後哄著小皇子進宮,少不得應了要給他挑選玩伴書童進學。如今小皇子已經開始啟蒙,明年開春就該正式入學了。

不提滿懷希望等著入學的小皇子,徐家新婦進門,何氏素來溫和寬厚的性子,婆媳相處頗為融洽。

朝堂上的改制也非常順利,權利分割清晰,皇權被掣肘,又最大程度上限制了文官個人的權利。不過制度只是制度,人總有心總能尋到漏洞,可眼下的改制顯然是有利於朝堂的。

自入冬後,石慧這副蒼老的身體便以及開始衰敗。當然這也是石慧沒有費心思去制止的緣故,她總要離開的,生老病死豈非比猝死更容易令人接受。

年關,大將軍林雲再次奉詔回京,主動提起修改軍制,將朝廷軍權分為幾路,以此制約某一個將軍的做大。這樣的改制對於一心削弱林將軍軍權的皇帝本該是喜事,可是看到大將軍送上來的奏折,皇帝心裏卻有些涼颼颼。

大將軍這份奏折是自削軍權,可是與內閣改革又是異曲同工。軍制改革,是避免了某個武將的做大,卻也同樣限制了皇帝對軍隊的控制,反而增加了內閣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