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皇親國戚(三)(第3/4頁)

徐耀華臉上一白:“我,我不要服毒!”

“那就投水吧!出了你的院子就是荷花池,你是丞相府的小姐,死了屍體很快就會撈上來,不會把你泡成腐屍的。死狀比上吊、服毒好看,頂多皮膚有點發白之類的小問題,就是過程可能不太舒服。你可以捂著口鼻試試感覺,體驗一下再下水,免得跳下去後悔,還要人下來撈你!”

徐耀華越聽越害怕,越害怕越傷心,嚎啕大哭:“哇~祖母你不疼我了!”

“我不疼你,何必慣著你。連你想死都幫你想辦法,你還想老身如何疼你。”

“我只是想要嫁個表哥!”

“你表哥不喜歡你!”

“不是,不是,表哥喜歡我的,表哥怎麽可能不喜歡我!表哥以前最疼我了,有什麽好東西都想著我。”

“那你想一想上一次他陪你玩是什麽時候?”

徐耀華一下子愣在了原地。

原主時常進宮探望女兒,也會帶著孫女同去。那是皇帝年幼,正是貪玩的年紀,會陪著舅家表妹在花園撲蝴蝶,放風箏。可孩子們總會長大,男女七歲不同席,皇帝年少登基,哪怕沒有親政也每日有許多課程,哪裏還能再像小時候那般無憂無慮。

說徐耀華對皇帝愛的多深,也不盡然。到底還是原主、太後和徐楷士的鍋,一直讓她以為日後表兄妹是要親上加親,小女孩記憶中那個陪著自己玩耍的小哥哥也隨著她一起長大。

女子少見外男,徐耀華自小就覺得自己是要嫁個皇帝的,早早將皇帝當做自己的未婚夫婿。偏偏時常在長信宮還有見上幾回,皇帝年少英武,待舅家表妹又素來風度偏偏,徐耀華可不就將一腔少女心思托於皇帝了。

石慧嘆了口氣:“奶奶不許你進宮,也不說是為了你好,你只當這是為了徐家吧!你得家族庇護方能順風順水,錦衣玉食,如今也當為家族考量一二了。”

“奶奶,我進宮難道不是更能幫助家裏嗎?”徐耀華愣愣道,“就像宮裏有太後娘娘,爹才能當丞相一樣。”

“且好生念念書吧!”宮裏有太後,徐楷士方能年紀輕輕坐上丞相之位不假。可當年沒有徐楷士和徐氏一族鼎力相助,年少的天子也未必能夠穩穩當當撿漏坐上那個位子。

朝廷在外還有不少藩王,皇帝也並非沒有別的兄弟。沒有徐家支持,太後和年幼的天子只占據著一個嫡字,坐上皇位也未必能夠掌權。徐楷士就是清楚這一點,所以行事沒有忌憚,自以為有功於天子。可是他卻是忘了,皇家從來沒有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概念。

留下徐耀華自己疏理心情,石慧讓人將《史記》和《漢書》找出來,給徐耀華送去:“這幾日,就讓大小姐在家好好讀書!”

司馬遷將外戚列於《史記》的“世家”,班固為外戚在《漢書》中立傳。《漢書?外戚傳》記錄了西漢二十五個後妃的事跡及其母家情況。

女子本是最無地位,若一招為帝王後妃而受寵愛,便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衛青、霍去病是天縱將才,可若沒有衛子夫從謳者飛升為皇後,縱是漢武帝識人善用,如何知道一個騎奴、一個私生子的才華?李廣利,匹夫也,卻因李夫人之寵得以領命又是一個極端。

女子本身如浮萍,可她們的命運又往往牽扯家族榮辱。故此許多勛貴人家子孫不肖,就寄希望於送女入宮博恩寵。班固統計,西漢一代“後庭色寵著聞二十有余人,然其保位全家者,僅文、景、武帝太後及邛成後四人而已。……其余大旨夷滅,小者放流”。

後妃與外戚的的命運實難以捉摸把握,然富貴易迷人眼。大家往往能看到外戚的榮華,卻少有人能留意背後的風險。人生而逐利,莫過如此!

走出芳華院,石慧竟覺有些疲倦,路過花園亭子,便坐下來歇歇腳。這幅身體比預想的更老邁,身體的機能都已經陷入衰老。

“奶奶,大姐真的不進宮了嗎?”徐耀祖湊到石慧面前,小聲道。想到自己和朋友吹噓,自己的大姐馬上就是貴妃娘娘了,徐耀祖心中就一陣發虛。

“阿祖,一個家族要長盛不衰靠的是持家之人,而不是送自己的姊妹、女兒進宮邀寵。歷朝歷代,那些因裙帶關系立於朝堂上的,有多少能夠站到最後?”石慧嘆息道,“後宮佳麗三千,能夠奪得帝王之寵不過寥寥幾人。”

然紅顏未老恩先斷的亦是數不勝數,這幾人又有哪一個能夠一輩子受盡寵愛。

“太後姑姑不就站到了最後嗎?咱們家有太後,大姐有太後姑姑護著,皇上表哥也會看重大姐幾分的。”徐耀祖不服氣道。

“太後的情分不能用一輩子,人與人的交往,講的是你來我往。你交朋友,若是對方只知道索取,不知回報,你還願意與他繼續做朋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