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大漢風雲(十)(第2/2頁)

這田蚡自以為得勢,便不將竇嬰放在心上。竇嬰如何能夠見一個素日奉承自己的小人在自己面前耀武耀威。加上太皇太後與石慧令人在其中添把火,如今兩人鬥的如火如荼。

一個出身竇家卻對自己多有維護的舅舅,一個是王太後弟弟的母舅,這兩人如此水火不容可是然劉徹可謂頭痛不已。

石慧又安排人在王太後和田蚡面前加以挑撥,說劉徹愛重竇嬰反而不親母舅。引到劉徹與田蚡漸漸生疏,又助田蚡與王太後穩固聯盟關系。慢慢的兩人的鬥爭仿佛變成了皇帝和王太後在身後支持一般。

“該,活該!”太皇太後錘塌罵道。

“可不是!”石慧頓了頓道,“不過,我看竇嬰舅舅只怕不是田蚡對手,他到底是竇家人,是不是——”

雖說最初親近太皇太後是為了利用,可是人的感情卻也是處出來的。她們都是寂寞的人,太皇太後子孫無數,可是知心的卻一個也沒有。石慧雖為皇後,但這世上又有幾個人能夠讓她略微敞開心扉?

她們都是孤獨的人。

“不必!他雖然姓竇,卻也沒有將自己當成竇家人呢!”太皇太後冷哼道。

太皇太後能夠坐在這個位子上,便不是什麽心慈手軟的人。莫說竇嬰一個堂侄,便是親兒孫與太皇太後又如何。

“只是可惜了灌夫!”

“既然可惜,何不保他一命?”太皇太後笑道。

王太後和劉徹還以為陳阿嬌只是脾氣變好了,唯有太皇太後知道她這位賢惠孫女溫柔大度皮子下藏得是什麽。

“雖罪不至死,然人不甚識時務,救了一次也救不了第二次。”石慧嘆道。

另有一點石慧卻沒有言明。灌夫這人有個習慣對皇親國戚及有勢力的人,凡是地位在自己以上的,他不但不敬著,反而要想辦法去淩辱他們;對地位在自己之下的許多人士,越是貧賤的,就更加恭敬,跟他們平等相待。

這等以身份高低區分結交朋友卻不以人品定位的習慣不僅為自己胡亂樹下強敵。石慧若出手,人家也未必領情,許還要反過來與她對著幹,石慧又不是找罪受。

且灌夫現今被田蚡下獄的理由雖然是罪不至死,然而灌夫一族為禍一方百姓的事情也沒少做。與其費心去救一個注定不能為己所用的灌夫,石慧倒是更樂意關注一下那些受過灌夫一族迫害的百姓,免得田蚡滅了灌夫之後將其產占為己有,繼續為害一方。

想到田蚡,石慧倒是動了些心思,這個田蚡只怕也不能留太久了。原本用田蚡是為了吸引仇恨值,加深一下王太後和劉徹母子的心病。

如今太皇太後安心養病,她亦暗中蟄伏,田蚡和王太後這對姐弟便囂張了不少。王太後不過是為人張揚幾分,自以為太皇太後去了自己可以大權在握,可是田蚡已經迫不急待開始結黨營私,搶占土地等等。

牽制王太後和劉徹的人還能在尋覓,石慧可不願意因田蚡坐下惡事,自己背負這份因果。

不久之後,灌夫果然被滅族。石慧雖說不插手,到底也說動皇帝不可株連太過。除了灌夫及其為惡一方的一些族人被處決,余下老弱婦孺得以保留一部分家產安穩度日。

只是為了救灌夫,竇嬰卻成功將自己坑了進去。

竇嬰因堂上辯不過田蚡,便提及先帝曾經留下一份遺詔在他手中。凡事皇帝的聖旨除了送出去的一份,另有一份同樣的備案,以防有人偽造聖旨。

王太後知道此事,立即令人暗入档案室,毀掉了備案。於是竇嬰以偽造聖旨的罪名入獄。然而王太後也不知道,她派去的人毀掉的只是一份假的聖旨。真的那份卻已經被石慧掉包送到了太皇太後面前。

只要太皇太後願意,它就可以出現在皇帝與百官面前,證明竇嬰的清白。

不過,太皇太後顯然沒有這個打算,而是在知道上面的內容後,讓石慧拿了燈過來,親自燒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