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第2/3頁)

薛妍穗冷笑,這就受不了了,好戲還在後面呢。薛華棣若是老老實實,她反而沒有辦法。

薛華棣這些年被捧得太高了,忘了自己到底有幾斤幾兩,名動京城,呵。沒有薛成的權勢,她這幾分才華可撐不起這個名頭。

今日她就讓薛華棣嘗一嘗人設崩塌的苦果。

一首詩接一首詩的錄寫,薛華棣握筆的指節泛出紅痕,墨跡淋漓的紙張鋪滿桌案,寫完最後一個字,她的手臂都在顫抖。

“貴妃娘娘,該你了。”薛華棣紅著眼睛又一次催逼,她忍了這麽久的羞辱,就是為了這一刻。

“急什麽?”薛妍穗輕飄飄的一句話,薛華棣差點讓薛華棣失去理智,“這麽多位小娘子等著點評,你怎能如此自私?”

緊張又興奮的一眾貴女看向薛華棣的眼神,都帶上了責怪。

薛華棣氣得渾身顫抖,說不出話來。

“本宮看來,小娘子們的詩個個都好,這名次確是難定。”薛妍穗微微嘆氣,貌似為難。

賦詩的貴女們都羞澀一笑,而薛華棣目露鄙夷,不是定不下來是根本不會點評吧,她努力忍住洶洶怒意,想要出言嘲諷。

“所以,本宮請內學士宋女史來點評。”

聽得內學士宋女史六個字,不少上了些年紀的命婦神色動容。

而年紀輕輕的濟王妃比她們還激動,攥著婢女的手不停的問:“是內學士宋女史嗎?我沒有聽錯?”

“王妃,您沒聽錯。”

濟王妃拍著胸口,眼裏閃著光,“小時候讀了宋女史的詩,我就一直仰慕她,可惜她守在深宮裏吃齋念佛,不肯見人,也不再賦詩。薛貴妃怎麽會請得動她?”

“王妃您別激動。”

“我怎麽能不激動?宋女史何等才華蓋世,當今之世,無人能及。在宋女史面前,何人能妄稱才女?”濟王妃不知不覺揚起嗓音,崔氏聽到,面色一黑,卻無法反駁。

“宋女史來了。”

宋女史五十多歲了,一襲緋袍,身材小巧瘦削,面容平淡,可以看得出就算年輕的時候她也不是一位美人。

她只和薛貴妃點了點頭,沒有理會其他人,接過紙張,飛速翻閱。

宋女史生於詩書之家,其父其兄都以詩文揚名,可其父卻說:“吾家靈秀,八分在吾女。”甚至讓其兄長名動天下的那首詩,據說也出自宋女史之手。

宋家女的才名傳進了宮裏,驚動了肅宗,肅宗理所當然的認為這等才女必是絕代佳人,遣使以淑妃之位召入宮中。

入了宮,見了人,肅宗抱了多大期望就有多失望,這位大才女容貌平平。

肅宗好美色,失望過後,冊淑妃之事竟不再提。

而宋女史雖然容貌讓肅宗失望了,但才華卻是任肅宗怎麽挑剔都否認不了的。

肅宗是個喜好風雅的皇帝,漸漸的開始對宋女史和顏悅色了,宴飲之時常常帶著宋女史,宋女史不負所望,每每作詩作賦,都能蓋壓諸臣。

可肅宗再滿意宋女史的才華,也不肯封她為嬪妃,最後給了個不倫不類的內學士女史封號。

肅宗駕崩後,先帝即位,先帝被肅宗拷問詩賦時,宋女史曾暗中相助,先帝感念,對宋女史頗為優容。

宋女史似乎心灰意冷,求了一道旨意,在掖庭修了個小佛堂,吃齋念佛,閉門不出。

就算宋女史二十多年不見人,不賦詩,也沒有人會質疑她。

巾幗魁首,蓋壓須眉,這八個字是肅宗親口所贊。

“中。”

“下。”

……

宋女史飛快的品評完,得了點評的貴女不論好壞都是心悅誠服。

“這才是真正的巾幗魁首。”

薛華棣眼皮狠狠一跳,她還不至於覺得自己能比得過宋女史,怕旁人將她與宋女史比較,連聲追問:“貴妃娘娘,該你了。”

“老身告退。”宋女史幾乎與她同時開口。

薛妍穗輕輕一笑,“宋女史暫且留步,還有一首。”

宮女手捧詩卷,一句一句念出,薛華棣震驚的瞪大眼睛,這是她代父親作的那首詩。

不同於先前的雷厲風行,這次宋女史竟沉默了。

薛華棣不可抑制的騰起喜悅,最出色的果然還是她。

崔氏一直提著的心也落了下來,宋女史雖然身份不高,但她名聲極大,得她誇贊,也不容易。

宋女史終於開口:“氣韻不足,詩婢耳。”

眾人嘩然,薛華棣眼前一黑,栽倒在地上。

“阿棣!”崔氏淒厲慘叫。

一簾之隔,薛成和昌王起身太急,掀翻了桌案。

“站住。”皇帝的嗓音冷而淡。

薛成急怒攻心,幾乎跑起來,硬生生刹住步子,一個踉蹌,若不是昌王扶住,他也要栽在了地上。

“臣的女兒受辱……太放肆了……”薛成恨得想一劍捅了裏面那個孽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