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將是知己,更是棋逢對手(第2/3頁)

“考的是辯論,又不是州考,”貂蟬懶洋洋說道:“辯論會就該有辯論會的樣子,那些沖著新鮮事物來的文人雅士,盡可辯個痛快,勝出者擁有參加州考直接晉級副考的機會。”

“只是進行副考的機會?再沒有其他了嗎?”司馬懿說道:“那拿了第一也沒什麽意思。”

“怎麽會,拿了第一的能得到榮譽徽章一份,徐州學院書館的免費通行證一年,以及由徐州牧與我共同簽字蓋印的精裝修訂版辯論會精彩論文集合。”

這個年代的文人,最是注重名譽與知識,貂蟬正是看透了這一點,造起輿論來聲勢浩大。

諸葛亮張張嘴,心裏閃過一絲詭異的念頭。

好一個算透人心的幽州牧,如此一搞名望、聲譽、人才,皆聚於此,文人隱士都將聞風出動。

如此老奸巨猾,不,足智多謀之人,還有什麽是她想不到的?

“所以你們兩要不要參加看看呢?”貂蟬覺得自己像個誘拐小正太的狼外婆。

沒有辦法,這兩小子太有意思了,明明是小孩子,卻與別人家的熊孩子不同,全都是萬一挑一的小機靈鬼。

對於小機靈鬼,貂蟬打心裏喜愛,這些可都是祖國未來的花朵,稍加打磨就能綻放異彩的璞玉。

一個是諸葛季的寶貝孫子,一個是胡昭帶在身邊教導的寶貝徒弟,名師名門之後,學識不會低。

諸葛亮非常心動,然司馬懿拉住了他,問及貂蟬道:“我聽師傅說,這辯論會唯有十五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的人才能參加,我們都還不到年齡,也可以參加嗎?”

司馬懿警惕著,他總覺得貂蟬不懷好意。雖然心裏也明白,像幽州牧這樣的大人物怎麽會與他們兩個小子一般見識?

但司馬懿的第六感在嗶嗶作響,這第六感曾經幫助他幾次險象環生,司馬懿後背脊寒毛豎起,戒備地瞪大了眼睛。

嬰兒肥,大眼睛,遮住眉毛的劉海,這小豆丁,竟是個無師自通“萌”為何物的人精!

貂蟬心頭一蕩漾,伸手就去捏他臉頰上的軟肉,口中則隨口回答道:“設置年齡的限制,不過是剔除年紀太小學識不夠的和年紀太大辯起來生病的,其他也沒什麽,你們兩個年紀小,又不會真的讓你們去參加現場辯論,試卷這種東西我這兒有,給你們試試看也沒什麽。”

聽說不能現場辯論,諸葛亮還有些遺憾。

其實他自認嘴皮子還是很利索的,只是比起祖父來還是差了些。

“你哥哥諸葛瑾倒是有報名參加,到時候記得給他加油,”貂蟬將小人帶回書房,給了他們一人一張試卷。

卷子上的辯題全都是矛盾的,足足有十道題的論述要寫,更難受的是,前幾題竟還規定了字數要求,不得超過三百字。

“才三百字,這怎麽說得清呢?”司馬懿小聲嘀咕著,側頭去見諸葛亮,發現小夥伴投入其中,竟已經提筆開始寫了!

“所以考驗的是用詞的準確,與去除文字贅肉的能力啊,”貂蟬雙手環胸,示意他做題:“最後一題才是占大頭的分值。”

司馬懿低頭去看那論題,竟是一長串。

自先秦大一統至今,天下分合不休,有國盛行,亦有國衰微,然作為中原大地誕生的子民,對於這一塊水土孕育出的漢人們,現在已經比先秦進步了不少,那是時代的進步,是數代人努力的成果,方有如今的中原風貌。

戰爭與和平,什麽才是使得中原大地進步至今最重要的因素?以古為鏡,知興衰,請任選一派進行論述。

書房內靜悄悄的,兩只小的聚精會神做的考試試題,貂蟬饒有興致見他們的表情變換,對於自己出題會引起多麽大的思想開化已經有了預感。

傳言荊楚之地學風濃郁,名士文人多聚集在那邊躲避戰亂,而荊州牧劉表好清談,時常邀人清談培養感情。

同樣是和平的地方,他們徐州也不差呀!

胡昭接到孫乾傳遞的消息,聞訊而來,見貂蟬對他比了個噓聲的手勢,忙放輕了腳步,以口型變幻著喊她州牧,自己則悄悄來到了弟子身邊。

司馬懿奮筆疾書,筆鋒銳利、鋒芒畢露,寫起字來下筆如有神,與這考題似乎有仇,殺氣騰騰的。

胡昭探身看去,見其寫著“戰爭比和平更能令中原大地進步”,胡昭眼中亮光一閃而逝,轉頭去看諸葛亮的標題。

令人意外的是,諸葛亮選擇的竟是與司馬懿完全相反的兩個放向,以“和平比戰爭更能令中原大地進步”為題,洋洋灑灑寫了近滿頁紙的論述。

待兩小的交卷,貂蟬見過他們最後的辯題紙張,讓他們互相交換試卷。

諸葛亮與司馬懿對視一眼,紛紛看起了小夥伴寫的策論。

司馬懿的卷面與他平日裏給人的印象完全不同,他平時有多無害,那答題卷就有多麽的鋒芒畢露,其中含沙射影、刀光劍影,字與行間幾乎能夠看出金戈鐵馬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