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第2/3頁)

簡憶然嘟嘟囔囔大半天,後知後覺的發現身邊的小姑娘已經半天沒說話了。

她說,“雲煙、雲煙你在聽嗎?你怎麽不說話。”

感覺膝蓋中了一箭的雲煙:“……”

這話她沒法接,真的。

=

接下來幾天,雲煙去哪場研討會,基本上都能看到熟人。

有時候就算不是本校的學長學姐,也會有雲煙在其他研討會上見到眼熟的同學。

比如最開始見過的那位浙大男生,在最後一場生物研討會上,雲煙就看到了他。

更巧合的是雲煙過去的時候,只有他身邊還有空位了。

男生見到雲煙後,愣了一下後,眼神有些恍惚。

畢竟雲煙最開始給人家說‘我聽完這一場,只有一個收獲,就是我得先學個Python’,可能真的把孩子嚇到了。

畢竟,現在雲煙知道自己當時唯一說得那句話還是錯的。

想要學好神經計算,Python暫時還不是最主要的,得先了解神經遞質的傳導過程。

有了生理和解剖學基礎,再談編程的事情。

回想起當時的場景,除了掩面,雲煙真的無話可說。

好在男生恍惚歸恍惚,倒是沒再提起這件事。

過了會兒,主講者跟他認識的幾位教授在開場前十分鐘進了會場。

走過雲煙身邊的時候,教授之一Martin特意停下了,跟雲煙打了聲招呼。

雲煙趕緊站起來回應。

這是華國學生面對老師時的基本禮貌。

可因為外國和華國文化的不同,Martin覺得雲煙站起來是要跟他聊的。

所以Martin就跟雲煙提了一下今天這場研討會的主題。

——機械工程對腦域探究的影響。期間有涉及到‘Cognitive(大腦認知)’和生物材料的選取。

畢竟這是生物方面最後一天研討會,接下來就是機械的主場。

這場研討會也算從生物到機械的過度了。

神經方面的知識雲煙這幾天真的一直在惡補。

聽著Martin說出來的那一堆名詞,她好歹能反應上來,並且搭的上話。

至於機械工程方面,雲煙之前讀的專著正好都派上了用場。

等到Martin走到前排,雲煙重新坐下。

旁邊的男生徹底的懷疑人生了。

他忍了又忍,沒忍住,再次主動跟雲煙打招呼,“同學,你不是說自己不懂這方面的知識嗎?”

初見時,雲煙確實表現得很傻白甜,一副門外漢的亞子。

雲煙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因為我是學機械的,所以對這場研討會的主題了解了那麽一點點。”

男生:“……”

要不是聽到雲煙剛剛說的是神經感知,差點就要信了雲煙的邪。

不過他也沒繼續追問,興許第一次見面時雲煙那句話只是托詞呢。

可是看著雲煙認真寫筆記的樣子,浙大男生又覺得這樣的姑娘應該不至於騙人……

那這就成了一個死循環,解不開了。

四天前見到她,她說自己什麽都不會。現在再見到她,已經能跟這方面的教授聊最前沿的科學。

如果雲煙同學沒有撒謊的話,這個邏輯怎麽串起來?

難不成她用了四天的時間自學了神經方面的基礎知識?

男生仔細地品了品自己的想法,感覺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性。

大家期末考試時候,不都是幾天復習完一門課麽?

不過那樣只能求過,考不了高分就是了。

最後一場研討會結束。

雲煙回到酒店,從當天晚上八點直接睡到了第二天早上七點。

精神總算恢復了一點。

但她還是覺得累,每天都不斷接觸新知識的高強度學習,真的不是睡一覺就能解決的。

起床洗漱後,簡憶然也爬起來洗漱。

雲煙在臥室裏揉揉脖子和手腕,給自己提神。

今天開始是機械專場的研討會,她可不能泄氣兒。

揉完後,雲煙打開自己新買的筆記本。

扉頁她畫了一串簡要概括的知識鏈,正是這幾天她跟遠墨打電話,聽遠墨提到的東西。

也正是遠墨現在做的項目。

雲煙不知道遠墨為什麽要做這個,但正好她這邊有很多生物科學方面的資源,雲煙就嘗試著去了解了一下。

了解的結果都在扉頁後面整理著。

從基礎概念到生物材料選取,再到機械工程制造。

整整整理了一個大本子。

簡憶然洗漱完出來的時候,雲煙把這個筆記本合上,隨手放在一邊。

重新拿了一個新的本子塞進書包,跟學姐一起出門吃飯。

簡憶然說:“雲煙,這幾天我就扒著你了。雖然我們跟機院平時有那麽一點合作,但我就是徹頭徹尾的機械門外漢,這幾天也懶得想自己去聽什麽研討會,就跟著你走了!”

雲煙點點頭:“好啊,不過我平時也是跟著師……廖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