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農莊(第2/3頁)

“不成想,居然有親自來經營的一日。”

顧皎點頭,“確實做了近十年才得這樣一個種子,因此我爹才將它看得那樣緊張。求了王爺下令,只好加入商會的才允許種。否則連本錢也拿不回來,豈不是虧?做新種,若只見得虧錢,以後便無人肯做了。”

“也是這個道理。”

“王從事若有看好的種子,可寫個報告交給魏先生呀。”顧皎建議,“若合適,可以專撥一筆款項,或者就直接在莊上試驗著種了。我觀郡中土地,其實很是肥沃。只地形不利,耕種上稍微困難些。”

提起地形不利,便又說起路來。

五牛道本是一片山,只在山中有少量的坡地和小平原。此次選中的荒地開農莊,乃是靠近郡城和官道一側的某處緩坡山谷,本只有一條小路可通行。長庚帶著那些民夫和莊人肩扛手提地將種苗和工具搬進去,為了搶農時,也管不得無路可走,無房可住,直接在荒地裏搭了窩棚便開始幹活兒。

直搶了半個月,種出去近千畝的紅薯地,這才能抽出身來考慮交通的問題。

第一件事,當然是修路。

從官道至莊上,有一段十來裏的小路,需得擴寬夯實了,否則後期運貨進出相當不便。這也是頭先幾個月顧皎無法實地考察的原因。現泥巴土路終於修通,馬車能進出,終於也能得見一眼。

劉氏撩開車窗,遠山之下,一條兩車寬的黃泥路夯得平整,偶然能見幾隊莊人在做活。

那些莊人,一小半是從龍口來,更多的卻是就近招攬的流民。

因此,為著安全上考慮,這次出行帶了四五十的護衛和兵丁,領頭的是個看著有些兇的高大男子。

待走得近了,便見幾排木頭房舍散在山邊的小平地上,那房子之下卻有一大片濃綠色的田地。

顧皎探頭出去,“辜大,是不是要到了?”

那騎馬的男子應聲,“夫人,已看見唐百工的馬了。”

劉氏看過去,果見一匹杏黃馬來,其上坐了一個年輕的男子,用力揮手。

初荷爬出來,驚聲道,“娘,你看那是甚?”

小手指向,卻是山坡頭一個巨大木制風車,那扇葉在風口上,山風一吹便緩緩轉動,帶得下方的齒輪行動。齒輪和機括連通一個活塞器,又有陶制的水管接在下方的一處水塘,將水抽至幾十米高的水渠上,潺潺細流入水渠。水渠順著山勢緩坡,從上至下,開了無數支口。每個口子處便是一大壟地,以一車寬的農耕道為界限分開,整齊排布,如同棋盤一般。只這一片緩坡和下方的平原,便能數出四五十個大壟來,居然顯出一些現代農業規整的美感來。

小平地之側是一個水塘,水塘旁邊用石板鋪出一片地來,修出了五六排二三十間木頭房子。房前屋後,有零星的樹木和野生花草,放養著不少雞鴨。

房舍的對側,大約三五裏地遠,又有一片木頭搭出來的敞闊牲畜欄。不僅有牛馬,還有小羊羔子,更有許多豚。

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劉氏也顯出驚喜的模樣,不太確定道,“仿佛是抽水的風車?”

“是。”顧皎給了肯定的答案,指著唐百工道,“那便是唐百工,咱們莊上的總工匠呢。如何修路,如何安置房舍,如何建水渠,連這路怎麽夯得更平,都聽他指揮。”

初荷艷羨道,“好厲害——”

“要當面誇他,他更開心。”

果然,唐百工高叫著,“辜大!夫人!”

棗色的馬近,繞著馬車打了個轉兒。

唐百工白皙的臉被曬黑了,眼睛卻閃閃發亮,精神好得很。

“老唐。”顧皎笑嘻嘻道,“初荷姑娘誇你那風車做得好。”

初荷有些羞澀,立刻躲到劉氏後面,但還是忍不住探出頭來。

他果然挺了挺胸脯,開心地看著小姑娘,“風車厲害吧?告訴你,叔叔還做了更厲害的東西,想不想看?”

自然是想的。

後面的馬車也跟著上來,一個年輕的夫人歡喜道,“夫人,此間變了模樣啊。幾年前路過一次,荒山野嶺,現在卻大不相同。”

“自然。”唐百工應聲,“咱們這兩三個月,一日也不得閑。二三百口人呐,能幹多少活兒?”

劉氏當真激動,看著顧皎的樣子更是親熱了。畢竟她心頭默默算賬,自家出的那一百兩銀子,連同九位同僚一起的九百兩,當真做不這般大的陣仗來。郡守夫人不知往裏面投了多少錢,那龍口商會,包括眼前精幹的唐百工,也不知投了多少錢。自己小人心思,以為夫人要刮錢,不想卻是白帶著她們發財。

說話間,有輪值的從事來迎,拜見顧皎,又去後面接自家娘子。

便有伶俐的莊人,送了幹凈的食水和山間的野果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