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郡守(第2/2頁)

李恒摸摸她的臉頰,“想不通便別想了。”

顧皎猴去他身上,“延之,你告訴我唄。咱們誰跟誰呢?”

他還是不說,故意逗她纏著自己。顧皎其實心中明白是魏先生在後頭推動,偏做不知,和他玩鬧。也不知魏先生是如何做的,青州王將整個先鋒軍留給了李恒,包括周志堅和新招的那許多新兵。交換條件是每年為青州軍提供軍糧多少,軍馬多少,稅銀多少等等。

顧皎第一次出遠門,當真是辛苦。騎馬時間長了,屁股痛;坐車時間長的,顛得暈乎;走路?那更是拖大家後腿,連含煙和楊丫兒都比她走得快,更不用說崔媽媽和那些兵丁,一行幾百人都得將就她的速度。

特別是車行了半日,她隱約開始感覺惡心了。

李恒見她面無血色,便說話分她的心,“你那處如何行遠路?”

她長長地嘆一口氣,小聲道,“小時候坐大巴車,這般的山路,一個時辰也能有幾十上百裏路;稍大些後,路好了,一個時辰一二百裏;更大些後,去千公裏以外的地方,要麽坐火車,一二天的事;要麽坐飛機,二個來時辰;再後來,千公裏也只要幾個時辰了,還平穩得很。”

當真是難以想象的快速。那樣的環境之下,戰爭大概也換了摸樣。顧皎所謂的大炮仗,大約也只是基本配置了。

“當然。”顧皎其實是厭惡戰爭的,便將幾個誇張的戰例講了。能轟平山頭的炸彈,高空投遞的彈頭,遠程攻擊上千公裏之外的核彈,直接轟平一個島嶼終結異常世界大戰的原子彈。連續幾年,幾十年,爭奪土地、財富、資源和人口,然死在戰爭中的人數卻是百萬乃至千萬。身體素質僅僅是基本要求,現代武器能夠強行拉平個體之間的差異。海陸空立體戰爭,小國和弱國基本無抗衡之力,區別只在如何投降保全自身和國民。

李恒聽得倒抽一口涼氣,臉色變得十分精彩,眉間甚至起了憂慮。想來,是聯想到高復了。

高復經營燕州多年,又掌控朝政,多的是資源和人才。他既敢隱瞞皇帝之死,只怕私下早就做好了戰爭的準備,不知弄了多少可怕的武器出來。只一個槍,便足夠占盡有事,更不用說做土炮這樣沒甚科技含量的事。

顧皎想了想,安慰道,“延之,不必過分擔憂。我所說的,都是技術極度發達之後才能做到的事。高復在現有條件下,縱然找到能幹的工匠,悉心鉆研,弄出來的也不過是槍炮之類的。若要達到遠程和高效,需得配套的其它工業。你和魏先生觀察他這些年,收集到的資料給我看看,我大概能知道他的程度。也許能找到防守的辦法呢?”

李恒有些名詞沒聽得懂,但她的意思是明白了。厲害的武器是系統工程,一個人能幹是不夠的,得許多工匠一起才行。他稍松了口氣,又親了親她,便說起其它事去了。

旅途顛簸習慣之後,顧皎沒那麽難受了,她開始騎馬欣賞風景。

越往北走,山越多越雄奇,但山和山之間的峽谷越深廣。能偶然看見半坡上小小的木頭房子,幾個零散的人在山間的坡地上開墾,然因人力有限,更有下方大片的土地是荒蕪的。若是畜力或者機械力足夠,土地根本是不缺的,甚至各種木材也不缺,畢竟那些山上合抱粗細的樹木不少,走在路上也能偶見野兔奔跑。

自然環境如此優越,居然還缺吃?

顧皎感覺自己肩頭上種田的任務越來越重,教化民眾,道遠呢。

唯一慶幸的是,官道還算平坦,不像現代網絡圖片上那種急上急下或者盤山十八彎的架勢,否則也就太難了一點。

讓她比較開心的是野營,山窩裏一片平地,留下許多行軍的土灶和簡易石頭床鋪。晚間起篝火,背靠大山,頭頂星辰,再浪漫不過。她的少女時代,幻想過許多次和心愛的人看星星,然一直沒有實現過。大學畢業的時候,倒是約了朋友進山,可惜一水兒的女生。因此,吃完野餐後,她便拉著李恒去宿營地邊上人少的山石處,要看星星。

李恒當真比較疑惑,不懂看個星空有甚開心,但也陪了。

顧皎看得心滿意足,指著天上的某處,“延之,我那處有北鬥,你這處也有。如此看來,咱們其實是在一個星球上,同一個星空之下。”

這不是一個莫須有的世界,她來此處,是有因由的。

那因由,在李恒處,魏先生處,高復也逃不開,歸根究底,都是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