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回門(第2/3頁)

“先生,我這病要好,其實也簡單。”她道。

李恒在旁邊多嘴,“切脈的時候,少說話。”

“不礙。”魏先生放開手,已是完事了,“夫人,請講。”

顧皎看看李恒,再看看魏先生,只一個字,“錢。”

魏先生哈哈一笑,摸摸胡子去外間寫新的藥方。李恒也扯了扯嘴角,跟著出去。

什麽玩意?倆臭男人當她在說笑話嗎?世上無難事,只要肯出錢。就算現在是古代落後社會,但錢給夠了,自然會有諸般堪比現代社會的享受。

魏明那老狐狸可惡至極,媳婦娶進門,媒人丟過墻,連基本的禮儀也不講了。

顧皎悶悶不樂,很不開心。

李恒拿了藥房進內間,見她喪氣地坐床頭,好歹安慰了一句,“日子還長。”

顧皎冷哼一聲,“想看個燈,結果燈樓沒了,確實日子還長。”

他很罕見地好脾氣,接了一句,“總能看到的。”

顧皎咬牙,魏明的路走不通,就不信李恒和顧青山也不行了。

年初二那天,顧皎起了個大早。

“不必著急,你二哥來也該是晌午了。”李恒道。

顧皎可不覺得,顧瓊是個心大的急性子,肯定等不到晌午。再兼了燒樓和收過路費的事情傳揚出去,他該是一肚子火地跑過來。只不曉得顧青山是怎麽個看法,這次回娘家,必須得和他單獨聊聊。

“先收拾好,崔媽媽送過來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魏先生管府中內外事務,包括錢;崔媽媽管內院的人事和庫房,包括人情送禮。顧皎本以為回門禮意思意思就行了,沒想到居然送了十幾個大箱籠過來。各樣腌肉、凍肉、板鴨、板鵝、藥材、香料,叫得出名字的,叫不出名字的,琳瑯滿目。甚至,崔媽媽還特別來交待,說送了些萬州的特產來,讓帶回去給老爺和夫人嘗嘗味道。

如此多的東西,將幾個丫頭驚得要死。

楊丫兒帶著含煙一起收拾,累了個把時辰,還沒弄好。對了,含煙在火燒樓的次日便回將軍府了。按照她的說法,“城裏流言紛紛,一說將軍被火燒了,又說土匪把夫人擄走了,還說將軍追出去將人斬殺了。我聽得害怕,趕緊回來看看。”

海婆對含煙的表現很滿意,終於對她笑了笑,也給她派活兒了。

顧皎站在窗邊看含煙搬東西,問旁邊看書的李恒,“延之,是你讓崔媽媽和先生準備這麽多的?”

“沒有。”他搖頭。

“他們自己弄的?”她笑嘻嘻,“是不是魏先生心裏過不去,特別在回門禮上厚了好幾分補償我?”

小恩小惠,怎麽能買她心平氣和?

“你想多了。”李恒翻一頁書。

“真沒有?”她湊近了他看,“還是你覺得沒必要?”

確實沒必要。不過,李恒也知,這句話說出口,今日必然不開心。

“其實我也覺得沒必要。”她玩弄著衣角。

李恒擡眼,看她一下,‘哦’了一聲。

“既然先生說收人家謝禮和過路費是為了養你的部隊和幫忙修堤壩,就該直接將一部分錢入我這邊的賬才好。你說對不對?”她瞧著他,試探道,“你去找先生說,還是我去?”

“給你?”他笑一下,“事情不能這麽做吧?”

“那該怎麽辦?”她半是好奇,半是打探。

李恒又不吭聲了,繼續看書。

顧皎隱晦地翻了個白眼,又來了。李恒雖然是陪她養病,照顧吃喝和換衣裳挺得力的,但話少得不行。寒暄兩三句,好不好吃,吃什麽,哪兒去,基本上是沒問題的。可稍微問點兒有幹系的問題,他就裝聾作啞,既不回答,也不拒絕,全靠她自己恢復情緒。

她生悶氣吧,顯得自己小氣;不和他計較吧,自己憋得慌;再繼續和他掰扯,顯得她的生活重心只他一人。因此,她轉身出正房門,去回廊下找含煙和楊丫兒說話。

李恒卻在後面慢悠悠來了一句話,“出去透口氣也得,但一刻鐘後須回來。先生交待過,你不能吹涼風。”

“知道了。”

顧皎便出去和丫頭說話,楊丫兒往房間裏看了一眼,小心地問,“夫人,將軍跟咱們回莊上住多久?”

“好幾天吧。”她盯著一箱熏得金黃的鴨肉吞口水,想吃得要死。可惜海婆死活交待,說這玩意煙熏出來的,上火,病沒好之前絕對不可以吃。她隨口道,“爹娘那邊住幾天,再搬去爹給我的那個小莊上住看看。先生也跟著去,他對修河堤有想法,得把那片河灘過一遍。”

“我們要去小莊上住?”含煙問。

顧皎點頭,“等回爹娘那兒了,海婆帶你們幾個先去小莊,把房舍收拾出來。弄得清爽點兒,我要住著好的話,指不定會經常去。”

後期種田和各類技術工作,需要踏踏實實地駐紮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