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套路(第4/5頁)

她一時間沒聽得太清楚,問了一句,“什麽?”

崔媽媽戳了她一下,笑嘻嘻道,“將軍關心你,讓你在二樓等著,他會來接你。”

李恒臉色暗了一下,看一眼崔媽媽。崔媽媽一臉你奈我何的樣子,轉身將他擠走。

顧皎便有點起心了,側頭看著江邊那漆黑的十丈燈樓,道,“將軍,等會帶我去燈樓下面看看,行嗎?”

“行的,肯定行。哎,客人們都在等著了,咱們快進去唄——”崔媽媽敷衍著。

顧皎有些依依不舍,但還是上了二樓。大約是頭回出門,會見諸多本地的女性朋友,內心難免忐忑。海婆又不在,無法彌補她的諸多不足。她緩緩踏著樓梯,待一些女聲越來越近,忍不住手心汗濕。

她偏頭看看楊丫兒和勺兒,倆丫頭比她還小些,也是第一次見識這樣的場面,臉都發白了。

“媽媽——”她輕聲道,“如果等下我有失禮之處,請你提點我。”

崔媽媽挺無所謂地揮揮手,“夫人莫說客氣話。剛你也見了,咱們將軍在此間便是強梁,你是他夫人,誰敢惹你?要真有那種沒眼力勁的,你也別客氣,只管撅回去。你呀,也是將軍的面子,難道將軍還會為了外人責怪你?”

道理是這樣的,但說出口總會不一樣。

顧皎點點頭,終於邁進去一步。

只一步,堂內便有無數張勾畫得精致至極的笑臉轉過來,明明都是陌生人,卻熱情地湧上來。

“這就是將軍夫人吧?”

“夫人,可還記得小姨?我和你娘一處長大,你生出來的的時候,我還抱過你呢。”

“別都圍過去,且讓夫人緩口氣。呀,這邊的座位靠火爐,夫人坐這處吧。聽你娘說,從小畏寒,是不是?”

“夫人的胭脂,色真好。是郡城裏來的?”

崔媽媽似笑非笑看顧皎一眼,如何?

顧皎真是,生在鮮花從中,不到最後關頭,見識不到這世間的赤寒

李恒入廳,選了那十來桌圍起來的中央主桌。孫甫早笑著迎來,和魏先生十分親熱。

他沒多說話,徑直落座。本地的城守周大人恭恭敬敬地坐了他下手,也不多話,只管倒酒伺候著。

魏先生便攜起孫甫的手,一同落座。

“今日怎麽不見貴親?”孫甫好奇。

魏先生客氣道,“將軍後日要帶夫人回平地,顧兄此時怕忙著準備迎客呢。他命城中的家人來送燈兼吃酒,也是一樣的。今日將軍做主請客,還請大家給個面子,多喝幾碗——”

“將軍少年英才,我等見了才曉得其風姿,十分佩服。只恨生得早了些,無緣見識將軍戰場上的——”

李恒動了動嘴角,“以後,有的是機會。”

旁邊人便覺冷冷的殺意,都不敢動了。

孫甫‘哈哈’一笑,“龍口有將軍鎮守,怕是無人敢取了。”

周大人起身,舉杯道,“來來來,大家敬將軍一杯。”

一杯酒畢,滿場熱鬧起來。

所有人開始輕松地說笑話,攀交情,論道理。

孫甫見李恒只和同桌人來往,並不十分多話。再見這滿堂,均是自己的熟人。他心中冷笑一聲,站起身來,道,“吉時差不多要到了,燈也全部上好,是不是該請將軍去點燈了?”

魏先生擺手,“孫兄客氣了。將軍今日請客,只要大家開心,絕對沒有要奪孫兄和周大人風采——”

孫甫便沖天作了個揖,立刻有酒桌中人起哄,鼓噪。他撒手,往下按了按,立刻安靜起來。

一番作勢,控場能力百分百。

魏先生沖李恒笑一下,李恒擡眸看著孫甫,露出今夜的第一個笑。

孫甫十分滿足,動情道,“城中人乃是感念老太爺起樓的功,自太爺在的時候,便是他去點燈,和城守大人一起點彩;今周大人乃龍口父母,年年具請小人點燈。小人十分惶恐,後先師開解,點燈雖然榮耀,但也是責任,自該有為民祈福的意思。”

周大人應景地拱手,表示客氣了。

“城守大人辛苦了!”應和的人良多。

周大人接著道,“不敢道辛苦,這些年也是勞煩孫兄。只因某無能,龍牙紛亂,山匪盤踞。若非將軍來,雷霆手段,只怕咱們這年也過不好。今山匪絕跡,龍口一方安樂,正是將軍的功勞。你們說,這燈,將軍點不點得?”

眾人齊聲,“點得。”

孫甫誠心誠意對李恒鞠躬,“將軍,此乃萬民之心聲。便請你受累了——”

“將軍受累了。”眾人又齊聲。

此番場景,李恒只在老王爺的帳中瞧見過。周城守和孫甫,一唱一合,捧人的手段真真兒不錯。

李恒起身,朗聲道,“我竟不知自己立下如此功勞。如此,也不推辭。點燈——”

便有青衣的侍者來,奉上了一個雕刻玲瓏的木火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