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第2/3頁)

“是鬧過幾次。”阮梅梅微微頷首“殿下想要給陛下重新選擇幾位先生”

“正有此意。”

“不知殿下心中的人選是”

“久居江南一帶的大儒程立,鴻鵠書院的院長韓昭,還有禮部侍郎趙一德。”

這幾個人名一說出來,阮梅梅就意識到,季嚴淩這是想要開始掌控泰安帝了。

“這幾位老先生的治國理念和為人處世的原則殿下好心思。”

“過獎了。”

季嚴淩抿了一口茶,語氣淡漠地陳述著一個事實

“畢竟,自古以來當上攝政王的,幾乎沒幾人有好下場的,等到幼帝親政,我這樣的輔佐之臣總會遭遇飛鳥盡、良弓藏這樣的寒心事。我這也是未雨綢繆而已。”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自古以來,君王和臣子之間的較量,從來都是一方弱,另一方便強的關系,殿下若想富貴安穩一生,確實該盡早打算。”

作為季嚴淩榮登大寶的最大阻礙,阮梅梅此刻表現得十分的善解人意和事不關己,她淺笑盈盈,信步走到書桌前,抽出北疆的布防圖,把它攤在桌面上。

“殿下,既然你已經提完了你的要求,那咱們來看看,阮某能往北疆安插幾名龍禁衛。”

望著某人坦然自若的臉色,季嚴淩無奈一嘆,神色裏有點縱容,有點期待。

更多的,卻是強烈的自信和篤定,即便沒有坐到最高的那個位置,他季嚴淩也不是任人宰割的弱者,只要他活一日,就會暢快一天,掌權天下,說一不二。

泰安七年,小皇帝已經長成為十五歲的少年。

這一年,他的婚事被提上了日程,大婚之後,泰安帝就有了親政的資格,這件事,讓平靜如水的朝堂政局,開始泛起一層又一層的波瀾。

但是,在泰安帝立後大婚之前,攝政王季嚴淩的婚事,再次被一些宗室老臣提了出來,比起聽話懂事的小皇帝,這位快到不惑之年的攝政王,才是個老大難。

“殿下,您這麽多年獨自一人,也沒有後代繼承您的事業,這讓追隨咱們的一些人感到不安,特別是今年泰安帝就要大婚了,此消彼長,屬下擔心人心不穩。”

季嚴淩正在園子裏賞花,跟在他身後的竹二看他悠閑自在的樣子,忍不住老話重提,想要勸勸主子。

“竹二,人心要是不穩,你就幫主子我篩選篩選,把墻頭草都拔下去。至於我的繼承人這天下終歸是坐在龍座上那位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沒有什麽東西讓人繼承的。”

“主子”

“行了,竹二,你別和我念叨這種事了。又不是只有我一個人不想成家,你看阮指揮使,這些年過得多瀟灑。”

提起阮梅梅,竹二的臉色更差“您還說阮大人,這些年,那些看咱們不順眼的小人沒少編排您和阮大人,說的話極其難聽。”

“哦他們都說什麽了”

竹二支支吾吾了一會兒,才在季嚴淩饒有興趣的目光下,破罐子破摔地講出了一直風行的流言蜚語。

“殿下,他們都渾說,說您和阮大人不成婚是因為看上了對方,還說、還說您為了歸攏權柄,坐穩攝政王的位置,甘願、甘願屈居人下,討好阮大人”

竹二的話沒說完,就被院門口熟悉的笑聲打斷了,他大驚轉頭,果然看到了阮指揮使那張綺麗風流的面孔。

季嚴淩揮了揮手,讓心虛尷尬的屬下離開了,他則站在原地,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番阮梅梅。

“外面的人都眼瞎了嗎,怎麽到現在都沒有看出你是女兒身竟然還認為我是下面的,可笑。”

“他們不瞎,還十分聰明地看出來我比你強的事實,殿下,悠悠眾口,往往代表著一些非常真實的東西。”

阮梅梅說著話,走到季嚴淩跟前,用同樣的姿勢把他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番。

“殿下風采依舊,怪不得好些人一直在關心你的婚事呢。幾位老王爺請我來問問殿下,最近有成婚的打算嗎如果沒有的話,有過繼子嗣的打算嗎”

季嚴淩搖了搖頭“我現在這個位置,不適合留下子嗣,與其將來,我的兒孫成為掌權者的眼中釘、肉中刺,不如從一開始,我就孑然一身,無牽無掛地過完一生。”

季嚴淩的這套說辭,很多年前就和阮梅梅講過了,今天她又聽了一遍,心裏突然升起一點好奇。

“如果當初,我沒有阻礙你登上帝位,你是不是已經兒孫滿堂了,畢竟,身處不同的位置,就會有不同的選擇。”

季嚴淩順著阮梅梅的話想了想,突然意味深長地笑了。

“也許,我應該謝謝你,阮梅梅。”

“謝我什麽”

“如果登上帝位以後,還要肩負起為皇室開枝散葉的責任,我想,讓我煩心的事情,肯定會比現在多。我大概會很抵制和不喜歡的女人過分親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