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第2/3頁)

鑒於章依佳犯了事,要在皇家寺廟祈福一年,就特恩準她一年後才入宮。

眾臣都有些驚訝。

冊封章依佳為貴妃,紀三姑娘為淑妃,華二姑娘為賢妃這些都可以理解,這是為了拉攏地方兵權,讓他們更加效忠於皇室。

沒有冊封朝中大臣的女兒入宮也可以理解,因為皇帝根基不深,本就不應該一口氣冊封那麽多大臣之女入宮,以免轄制不住後宮生亂,同時也避免了後宮的爭鬥延伸到了朝堂,讓朝堂大臣生出私心。

可是他們不理解為何要冊封蘭珠縣主為後?

如果蘭珠縣主是福安長公主的親生女兒還可以理解,可她並不是。

但過繼的女兒也是禮法和律法上的女兒,要說她身份不夠為後這話可也不能直接說出來......她還是禦封的縣主呢!

大家一時之間就先怔愣住了。

但在座的都不是普通人,怔愣過後卻又慢慢回過神來。

然後心底不由得點頭,的確是該這麽做。

因為為了籠絡章蘭一,轄制燕王世子,章依佳是肯定要入宮的。

但她犯了那樣的事,為後是不可能的了......也沒得立個後還要等她在廟裏受懲一年才回來大婚的。

而為貴妃可就沒有這樣的避忌了。

而且章蘭一功高,章依佳跋扈,讓她為後,把持後宮可不是一件好事。

現在這樣簡直是完美。

既讓她入了宮,又先打壓了她,讓她以後再難仗著她爹的勢把持後宮,給外戚專權埋下隱患。

但既然冊封了章蘭一為貴妃,就得找一個身份比她高的為後。

同時最好還不要是重臣之女,否則同樣怕讓後宮影響到朝堂的格局,或是皇帝轄制不住她,造成外戚專權。

這樣一盤算,這個空有高貴身份,但其實也就那麽一回事的蘭珠縣主簡直是再合適不過了。

眾臣回過味來,紛紛點頭,覺得小皇帝總算是開竅了。

曾首輔滿心欣慰,道:“陛下所言甚是,臣等對此安排無異議。”

比較有異議的是福安大長公主。

就在皇帝得了眾臣的認可,正準備這就命司筆太監擬旨,同時命禮部準備相關事宜之時,長公主終於站了出來。

她道:“陛下,蘭珠縣主為後,章姑娘為貴妃,華姑娘為賢妃,這些臣亦是無異議。但臣之前跟陛下提過,華三姑娘是臣看著長大的,她性子魯莽,善妒沖動,並不宜入宮為妃。”

“紀大人和紀大夫人已經過繼了族中一女,該女容貌上佳,秉性溫柔敦厚,入宮服侍陛下......”

“這是父皇的意思。”

小皇帝打斷了長公主的話,看著她溫和道,“姑母,朕知道你的意思,華三姑娘在家中嬌養長大,性子天真爛漫,姑母待她猶如親女,怕她入宮受了委屈。”

“但這些時日據朕觀察,華三姑娘秉性純良,活潑大方,她不僅和蘭嘉表妹親如姐妹,入京之後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就已經和章將軍家的姑娘,還有王尚書家的姑娘等好些貴女都已經成為閨中好友,這都是華三姑娘性情寬和善良,眾人敬服她之故。”

“其實若不論出身,朕甚至有立她為後之意,相信若是以她為後,後宮必然能被治理得井井有條,宮妃們也能友愛相處。只是蘭珠縣主到底是姑母和姑父的女兒,英國公府的孫女,朕不能讓她越過蘭珠縣主去,這才立了她為淑妃。”

“但姑母,朕冊封她為淑妃,你可明白朕對她的心意和期許了嗎?所以姑母放心,待她入宮,朕必不會委屈了她的。”

淑妃,正是長公主的母妃的封號。

長公主張了張嘴,大概是因為聽到“淑妃”這兩個字而一時有些怔住。

等她理了理思緒,再想說什麽的時候,雙全已經向她躬身行禮,恭聲道:“公主殿下,這,的確是太上皇的意思啊,還望公主能體諒太上皇為我大周皇室的最後一片心。”

曾首輔也上前勸道:“公主,您應該很清楚,紀三姑娘不論是以紀將軍女兒的身份,還是以燕王世子妃的表姐和至交好友的身份,都是最適宜進宮的,將來她也能影響燕王世子妃,讓燕王世子好生為國效忠,繼續守護北疆,保家衛國。還請公主拋卻私情,以我們大周皇室和國事為重啊。”

這回,大長公主終於再說不出話來。

***

五月十五。

宮中就先後傳了兩道聖旨到了護國大長公主府。

第一道是立後聖旨,由夏明珠,英國公府和福安長公主共同接旨,冊封英國公之嫡四孫女,護國大長公主和夏將軍之女,蘭珠縣主夏氏明珠為後,一個月後大婚。

第二道是封妃聖旨,由紀家三姑娘,紀大夫人還有紀大公子紀淩禎接旨,冊封江寧江州都指揮使司指揮使紀伯昌的第三女紀氏為淑妃,賜住禧慶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