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胤禩後悔(第2/2頁)

有人便順著胤禛的話說,他是沒看到噶禮出行,否則,否則沒能說下去,就被同伴打斷,暗示他別再說了。

胤禛想知道,便問噶禮不能提麽。

噶禮可以提,但不能說他的壞話,不然明年的今日就是他們的忌日。

胤禛便故意問,是不是比曹家排場還大。

有道是,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裏。

劉徹雖沒有大張旗鼓的查曹家,可康熙以前對曹家太寬容,劉徹逼曹寅還錢這一點也夠傳遍天下的了。所有山西離江寧甚遠,山西普通百姓也聽說過曹家的事。更何況跟關心朝政的仕子。

面對胤禛的好奇,有人忍不住說他還不如曹寅。

曹寅貪汙,噶禮除了貪,還不幹人事。

胤禛佯裝很好奇,壓低聲音,像是很擔心別人聽見似的問,是不是殺人了。

仕子見他如此小心翼翼,仿佛怕給他們招來災難,對胤禛很有好感,便跟他說,噶禮沒親自動過手。

胤禛面露不解,嘴巴快的人就解釋給胤禛聽,都是誰誰出面幹的。

太子覺得差不多了,便打斷他們的話,跟他們聊詩詞歌賦。

太子精通諸子百家經典,為他講解的還是湯斌、徐潮等人,太子三句話沒說完,仕子就露出佩服的神色。

一刻鐘過去,有人羨慕有人嫉妒有人崇拜,不論哪種都想跟太子多聊聊。因為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聊著聊著,太子不動聲色拐到朝政上,不是為噶禮,他想聽聽百姓的心聲。

太子本以為會聽到仕子埋怨他爹經常一拍腦袋一個主意——亂來。然而,聽到多是稱贊。偶爾一兩個不贊同皇帝派船出海。不過,沒人關心這個,因為太子把話題引到江南鹽課,還說江寧百姓很感激皇帝肅清江南鹽政。

仕子們十分贊同,接著就說希望皇帝早點看清噶禮的真面目。

話到此時,太子確定隨便找個理由把噶禮做掉,山西百姓也不會管什麽理由,只要死了就成。隨後便以他們還沒逛晉祠,想繼續逛逛為由告辭。

熱心的仕子毛遂自薦為兩人講解。

太子在書上看過晉祠,也不如當地人了解,就沒拒絕他們的好意,逛到酉時才回去。

哥倆回到客棧,慶德還沒回來,太子和胤禛便帶著侍衛出去吃飯。

慶德回來,天已黑的伸手不見五指。

太子房裏燈火通明,慶德見太子還未歇息,一行人聚到慶德房間裏把查到的東西整理在一張紙上,就給太子送去。

太子看到薄薄的一張紙上面寫滿人名,粗粗看完,和他今天下午聽到的差不多,就讓慶德去叫胤禛和胤禩,別驚動胤禔。

片刻,慶德回來,和他一起來的只有四貝勒胤禛。

太子不禁問:“老八呢?”

“睡著了。”慶德回道。

太子拿出懷表一看,“八點?”

“他七點就睡了。”見太子疑惑不解,胤禛想笑,“臣弟聽跟老八一起出去的人講,他們走著去的。對這邊不熟,鄉間小路又差不多,累得不想走了才發現迷路了。

“想回來又不知該怎麽走,就順著麥田找個村莊吃點東西,又找人打聽一下才知道離城快五十裏了。對了,他還說,大哥說的,再也不出去了。”

太子扯開嘴角笑笑,“你信?”

“小八心細,臣弟不信他們會迷路。”胤禛道,“走累了這點是真的,因為他們走著回來的。”

慶德不禁說:“走著回來?”

“沒找輛車送他們?”太子開口問。

胤禛:“只有牛。牛車不能走太快,牛身上的味難聞,大哥受不了,不願意坐牛車。他不坐,八弟只能跟他一起走。”

“這是老八告訴你的?”太子笑著問。

胤禛搖頭,“咱們回來的時候八弟在洗澡,洗好澡就去睡覺,弟弟好奇他怎麽那麽困,就找跟他出去的人問的。”

“活該!整天護著胤禔,孤看他下次還敢不敢幹什麽都想著老大。”太子說完,轉向慶德,“不管他倆,胤禛你先看看這個。”

與此同時,劉徹把剛剛收到的奏章遞給康熙,“太子出直隸時命人送來的。”

“這麽快就到山西了?”康熙勾頭看去。

劉徹心說:“不出意外今天能到。”

“找齊噶禮的罪證,保成勢必要表明身份。山西百姓知道他是太子,就不能再輕裝簡行。明兒派個去接他。”康熙道。

劉徹點頭,“派誰前往?”

“直隸巡撫。”康熙道。

劉徹心想,“離得近,他——”

“皇上?”

劉徹眉頭微蹙,眼中閃過一絲不快,冷聲問:“何事?”

站在門口的王以誠嚇得哆嗦了一下,“八貝勒府上的小阿哥病了,想請今兒當值的太醫過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