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瑪麗蘇文女配10(第2/3頁)

淳王遇害身亡!

兇手是淳王妃!

淳王妃是前朝公主!

這三個消息哪一個包含的信息量都十分巨大,更何況是三個同時出現?一時間,朝野上下人人噤若寒蟬,只覺風雨欲來。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皇上在得知淳王遇害之後,急火攻心,當場吐血昏迷。

盡管朝臣早已得知皇上疼愛淳王這個弟弟,但萬萬沒想到能疼愛至此!淳王的死竟然對皇上打擊如此之大!

皇上在醒來之後,悲痛交加,又震怒不已,將以蘇柔為首的前朝勢力一網打盡!

這件事牽連甚廣,比如宋子承背後的國公府,皇上仁慈,念在他們幾代忠誠的份上,沒有牽連他們。但丞相蘇淮之一家就沒那麽好運氣了。府上出了個前朝公主可還行?

盡管他們一再哭訴並不知情,但是仍然被皇上遷怒,下旨抄家並流放塞外。

這已經是法外開恩了,不然跟前朝牽扯上,必是要誅九族的!

至於兇手三人,皇上說不能輕易繞過他們,因此把他們秘密關押起來,究竟如何處理,外人也無從得知。

淳王之死對皇上的打擊太大了,經此一遭,皇上大病一場,龍體都消瘦了許多。

朝臣感慨:皇上果然寵愛淳王這個弟弟。

蘇遙表示,能讓她在皇宮這麽好的夥食下消瘦憔悴,她確實對淳王“愛”的深沉。

蘇遙自“大病”一場後,身體每況愈下,三五不時的就要病上一場。太醫說是悲痛欲絕,傷及心脈。

作為體貼皇上的好臣子,百官自然要以皇上的龍體為重,讓她放下政務安心養病。

不然還能讓皇上帶病上朝麽?

但一次兩次還好,時間一長就出問題了。皇上三天兩頭的生病不能上朝,積壓的政務讓百官焦頭爛額,皇上不批示奏折,下面的人就不能辦事,百官急到上火,卻又不能把皇上從病床上拉下來。

而且皇上膝下無子,唯一的弟弟淳王又遇害身亡,連個暫理政務的都沒有!

等這些人焦頭爛額到極點就要忍不住冒大不諱之險,讓皇上帶病處理政務的時候,他們發現呈上去的奏折被批閱了!

就是字跡不像皇上的,秀氣清雋,一看便是出自女子之手。

而宮中傳來的消息也確實如此,奏折竟然是榮惠公主代皇上批的!

百官有點懵,公主批的?

不是,公主怎麽能批奏折呢?女子如何能插手政務?

一群大臣頓時按捺不住了,立刻去皇宮面見蘇遙,紛紛言說說此事不妥。

然後,蘇遙拖著病體,咳的驚天動地,仿佛下一刻就斷氣了,然後十分艱難說,“愛卿,朕也是沒辦法,這身子骨不爭氣。若是景然還在就好了,他若在,朕也不必如此為難……”

說到淳王,蘇遙又是一番悲痛欲絕,幾近昏厥,福全急忙喊太醫,朝臣見此,也不好再說什麽,只能等皇上龍體痊愈再說。

於是,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榮惠繼續代父批閱奏折。然後百官發現,榮惠公主竟然才華橫溢,能力超群,政務處理的非常漂亮!絲毫不下於當年的皇上。若是個皇子,完全可以當做儲君培養!

可惜了,她是個公主。

批閱奏折只是一個開始,蘇遙仍然維持著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的頻率,時不時的就要讓榮惠代她處理政務。

百官從一開始的反對,到慢慢的習以為常,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萬事開頭難,有了這個開頭,蘇遙開始讓榮惠接觸更多的東西,慢慢的、溫水煮青蛙似的一點一點刷新大臣們的接受能力。

然後,等他們反應過來的時候才發現,已經鉆進了蘇遙的坑裏,爬不出來了。

蘇遙看火候差不多了,便提出立榮惠公主為太女。

她選擇了榮惠,而不是長女榮嘉,是因為榮惠的性格更強勢。作為首位女帝,將來面對的質疑不會少,沒有雷霆手段和強硬的姿態,勢必會壓不住那些反對的聲音。

不過她宣布立榮惠為太女後,反對的聲音比預想中的還要少一些。看來,她的溫水煮青蛙策略比想象中的效果還要好。

立了儲君,蘇遙借口生病,讓太女監國,自己當甩手掌櫃。榮惠是蘇遙一手教出來的,能力自然沒的說,而且有她在背後看著,也沒人敢鬧事。

又過了幾年,蘇遙直接退位當太上皇,讓榮惠登基了,自此,歷史上出現了第一位女皇帝。

榮惠上任後,雷厲風行的收拾了反對她的聲音,又著手開始改革。根據從父皇那裏學到的知識,辦女學,興農利,發展經濟,強大軍隊,讓慕容王朝越發繁榮昌盛。

而蘇遙呢,早在她退位的時候所有人都預測她病入膏肓,肯定很快就駕崩。但沒想到的是,女帝大婚了,她沒死。女帝孩子出生了,她沒死。女帝立了新的儲君,她還是活蹦亂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