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古代嚴父(完結)(第2/3頁)

可惜小家夥不樂意,奶聲奶氣的說:“我是大孩子了,夫子說要叫大名!”

“是是是,我們寶兒是大孩子了。”

兩個小家夥均是一副小大人的模樣,互相鬥著嘴,可樂的畫面成功讓祁修文夫婦笑開了懷。

又等了有一炷香的時間,祁修文終於看到了祁家的馬車,把小兒子放下,理了理衣服,待祁盛下馬車就要行禮問安。

“行了,哪那麽多禮節,你們等很久了吧。”

祁修文搖搖頭,看著沒什麽變化的雙親,既欣慰又開心。

他們也沒在城門口久留,一行人坐上馬車回到祁府,祁修文帶著妻兒正式給雙親行禮。

祁盛看著三個小豆丁排排站在他面前,樂得挨個摸摸頭好好誇贊了一番。

旁邊王氏激動的不行,看著三個聰明可愛的孫子,覺得人生終於圓滿了。

**

如今的祁盛已到耳順之年,在祁盛回京就職的第四年新皇登基,他也晉封為戶部尚書,祁盛與新皇君臣兩宜,又用三年時間整革鹽稅,進一步讓大盛的百姓人人都不在為吃鹽發愁。

三年前,祁盛見大兒子已官至吏部左侍郎,在聖旨下來沒多久便識趣的向皇帝遞交了辭呈,可惜皇帝這些年因有祁盛這個戶部尚書在,國庫格外豐盈不說,私庫也飽滿不少,所以十分舍不得祁盛就這麽離開,一直拖到如今,已是祁盛第四次遞交辭呈。

皇帝看著祁盛再次的乞骸骨奏本格外肉疼,這讓他再上哪兒找個格外會賺錢又不會中飽私囊的戶部尚書!

想想他剛暢想的兩處豪華行宮,皇帝看著祁盛的奏本就格外不是滋味。

皇帝不由想到這幾年他的舒心日子,又對比了先皇和□□他們的“苦逼”生活,簡直想把這奏本撕了。

前幾任大盛皇帝雖說貴為天子,但因為大盛朝還不足百年,從□□到先皇都不敢大興土木,就怕百姓罵他們太過嬌奢不顧老百姓死活,直到新皇登基又與祁盛短暫的磨合後,新皇發現他的戶部尚書好像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新皇不喜熱,每逢夏季總是脾氣暴躁心情不順,等終於大權在握便有了一絲絲享受的想法,不過皇帝還不敢太過妄想,以免被禦史以死勸諫。

在小小的透露出想要在郊區修建個行宮的想法後,除了早就料到的禦史諫言外,他的這個戶部尚書還真回去準備了一套可行性方案。

一年時間,皇帝一邊期待一邊又擔心百姓有怨言,可等到了行宮建成,皇帝也沒聽到太大的民怨,皇帝不放心又偷偷暗查一番,發現此次建造行宮不僅沒有生出民怨還解決了不少的民生問題,皇帝如願到行宮避暑,這才知道大盛的國庫如今如此豐盈。

當然他的尚書大人也不是事事都依他,在偶爾滿足下他的一些“小”想法後,總是變著法子回絕他,什麽黃河大壩需要修繕、虞州道路艱難需要重建……君臣兩人似乎慢慢有了默契,皇帝每隔幾年才會提出他的新想法。

可自從祁盛第一次請辭後,皇帝就沒敢再提什麽過分要求,可惜他的尚書大人“郎心似鐵”,一心只想離開!

再次嘆氣後連旁邊站著的大太監都看不過去了,勸道:“陛下何必煩惱,如今祁家二子均已進入朝堂,祁大人此舉也是不想太招人眼球。”

皇帝何嘗不知是這個理,若是僅有一個祁修文,他或許還不會這麽糾結,父子在朝為官的也不是沒有,祁家也不算太紮眼,可如今祁家次子在外下放六年後也已回京任職,一門三人同處朝堂的確顯得有些樹大招風。

最終皇帝只能認命的同意了祁盛的請辭,也認命的打消了那兩座豪華行宮的想法,這些年祁大人已經滿足了他不少想法,就這樣吧。

祁家,祁修文和祁修禮聽聞父親再次請辭後有些內疚,倒是祁盛滿不在乎。

“祁家有你們在足以支撐,為父這些年勞心勞力,怎麽還不能退休好好養個老!”

祁修文、祁修禮跪在祁盛腳下低頭沉默不語,祁盛看的眼疼,踢踢祁修文:“我前幾日不在,聽說你對擎兒動了家法?”

祁修文恭敬回道:“那不孝子不好好讀書科舉,竟一心想著擺弄些上不得台面的東西,兒子一時氣急才教訓了他一頓。”

說完祁修文有些委屈,父親如今也太過寵愛這些孩子,要是他以前敢這麽做,父親鐵定會打死他。

祁盛把兩人拉起來,嘆聲道:“為父當年就是想佐了,才對你們太過嚴厲,要不是當初看見你滿身是傷委屈的跪在祠堂裏,為父興許還意識不到這個錯誤,如今擎兒不過是有些其他愛好,何必逼他這麽緊!”

祁修文聽完有些眼酸,不過仍然堅持道:“兒子從未怪過父親,這些年也謹遵父親教導,對他們三兄弟也算寬容,可擎兒身為祁家長孫,怎可一意孤行只做自己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