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古代嚴父(四)(第3/4頁)

祁盛還沒說完,就被祁修文打斷:“父親怎可如此說,若不是父親嚴加管教,兒子也不能有如今的成績,父親這麽說,可是折煞兒子了。”

祁盛拍拍他的肩膀安撫道:“好了,你不怨為父便好,你媳婦如今懷有身孕,不能陪你一同進京,上京的路上多有不便,去的時候多帶些小廝和銀錢。”

祁盛難得說這些貼心的話,祁修文一時有些眼酸,有父如此,日後他定當勤勉謹慎,不辜負父親的期望。

十一月中旬,趁著天還不是太冷,祁修文就啟程趕往京城,這次祁盛難得送他出了城,讓祁修文離去時眼睛發酸差點沒忍住流下眼淚。

以往父親對他嚴厲,更因為有身為父親的威嚴,很少像今天這樣親自送他離開,祁修文盯著窗外的一處久久發呆,父親是從什麽時候開始改變的呢?

想起兩年多前的那次家法,祁修文忍不住勾起了嘴角,那是父親第一次在懲罰還沒結束時便饒過了他,想必父親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慢慢轉變的吧。

祁家這個年過得還算熱鬧,除了格外緊張的王夫人,就連林氏也笑容滿面。

過年不久就迎來了會試的大考,祁盛還算平靜,倒是王氏這段時間不是吃齋念佛就是前往附近的廟宇上香祈願,要不是祁盛攔著,她還想去府城聞名的聖佛寺上香。

王氏沒能如願有些氣惱,暗罵祁盛關鍵時刻要面子,這兩年祁盛脾氣溫和不少,王氏和柳氏也敢在他面前使性子了。王氏心想要是兒子這次還沒中,你敢動我兒子一下試試!說完又呸呸兩下,她兒子這次肯定能中!

會試考完沒多久,祁家上下還沒等來祁修文的好消息,到是祁盛迎來了他的好消息。

當今皇帝在左侍郎回京復命後就記下了祁盛的功勞,等到李郎中一幹人等回京復命,皇帝心裏也踏實不少,如今開年沒幾天就升了祁盛的官職。

從正七品的知縣到從五品的知州,祁盛連升三級,羨煞了一幹苦熬政績的官員,有些不服氣的還抱怨老天爺讓祁盛這廝走了大運,機緣巧合發現了辣椒和番薯。

不管外界如何看他的升遷史,祁盛本人還算滿意,終於能挪挪位置了。

這次升遷是直遷,還是在濟州境地,不過知州管轄範圍擴大,從一個縣的老大變成五個縣的老大,其中還包括余平縣。

祁盛想了想其余四縣的情況,忍不住抽抽嘴角,好嘛,這是看他把余平縣發展富裕了,想著帶帶周邊縣城啊。

不過也是,以前平州境地五個的縣生活水平都差不多,和濟州府其他三個州相比,簡直就像沒人疼的孩子,如今余平縣日子好過了,直接讓他們的難兄難弟們心裏不平衡了。

皇帝想了想就直接提拔祁盛為平州的知州,一是嘉獎他的確為朝廷做出貢獻來,二就是要考驗他一番,不只是下面官員覺得祁盛好運,連皇帝都覺得祁盛的功勞有些占了大運的原因,想想祁盛之前的政績,如今的升遷已是皇恩浩蕩。

祁盛舉家來到知州府邸,府邸位於嘉平縣,也是平州範圍內經濟條件最好的縣城,此處距離濟州也要稍微近些。

走馬上任後,祁盛又開始了新一年的忙碌,余平縣因為辣椒的便利如今正有條不紊的準備今年的辣椒育苗,河平縣和陶平縣和兩年前的余平縣一樣,除了給小麥除草,就是羨慕著余平縣家家戶戶奔小康的好日子,蔡平縣不與余平縣接壤,雖然羨慕,但也是照往年一樣過活,至於嘉平縣,因東西分別與余平縣和濟州接壤,商隊往來往往途徑此地,經濟也跟著發展了起來。

祁盛查看著每個縣的縣志和發展情況,開始計劃如何提高平州境地百姓們的日子。

就拿嘉平縣來說,有余錢的大多還是那些商人,大部分老百姓依然是靠天靠地吃飯。

祁盛在書房根據已有的信息做著初步計劃,還在思索如何完善時,就聽下人激動的叫喊。

“老爺,中了中了,少爺中榜了,第六名!”前來報信的小廝說完就連喘了好幾下粗氣。

祁盛雖然心裏早有預感兒子這次能中榜,不過聽到如今的好消息還是情不自禁地大笑兩聲,“傳令下去,府裏眾人通通賞一月月錢!”

院子裏守候的下人們聞言更加開心,紛紛奔走相告,祁府一時好不熱鬧。

祁修文如今高中,自然喜不自勝,可惜新榜進士第一年不能回鄉祭祖,他如今擔任庶吉士,馬上就要進入翰林院學習。

雖然不能與父親母親一同慶祝有些遺憾,不過好在如今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為祁家的門庭添了絲光彩。

想著父親如今已升遷,便書信一封表達孝心和思念。

王氏這段時間笑紋都增添了很多,夫君升官,兒子高中,再也沒有比這更舒心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