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王文廣回答道,“肯定要花錢的,不過現在人員還沒籌備好,等人員到位之後,再研究一下具體的方案,根據這個方案來制定預算,昨天我和之前做過類似項目的小耿溝通過了,他說前期的投入不算高,當然了,農場的經濟比較緊張,大家都會以勤儉節約為前提,盡量花最少的錢,辦最大的事兒!”

趙珍珍看著丈夫莞爾一笑。

雖然臉上依然有明顯的菜色,但王文廣的氣色好了不少,最主要的是眉宇間的憂慮不見了,他雖然有點胡子拉碴,衣服也沒來及換,前襟上更是濺了一大片泥點子,然而他對著妻子侃侃而談,之前的自信和風度又回來了。

“這可真是太好了!”

趙珍珍是由衷的高興,因為她知道,假如王文廣的這個項目能做成功的話,極大可能就會提前從農場裏走出來。

前世就在今年,平城部分地區發生了旱情,不算太嚴重,很多公社依靠地下水井灌溉,農作物的產量沒有受到明顯的影響,但農場就不一樣了,本身鹽堿地比較多,這種地塊種莊稼要多澆水才好,但農場都是剛開墾出來的田地,根本沒有配備地下井,所以農場收到的影響特別大,農作物大面積減產,畝產量甚至不足百斤,根本沒有實現李場長期望的自給自足。

雪上加霜的是,上頭有些人覺得農場有那麽多土地,而且關押的都是犯人,每個月調撥那麽糧食是很浪費的事情,就提議削去每個人的口糧,這個提議得到了領導的支持,很快農場就領不到口糧了,收獲的糧食不多,支撐了三個多月就吃光了。

從今年的冬天開始整個農場都開始挨餓。

聽說很多人都被活活餓死了。

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平城大學的年輕教授胡利農召集了幾個以前的同事,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開始研究如何改善鹽堿地的土質,在嚴重的生存考驗下,十來個人挺住了各種壓力和來自生命的嚴重考驗,在自己沒被餓死之前,終於把這個項目給做成功了,他們當年一共做出了五十多畝試驗田,全部趕在春耕的尾巴上種上了玉米,大概是老天爺也看到他們心誠,從春天到秋天都是風調雨順,這五十畝玉米畝產量達到了三百斤,正常地塊的玉米產量是四五百斤,雖然依舊有差距,但對於鹽堿地來說,是個巨大的進步。

對於農場來說也是一件特別鼓舞人心的事情。

雖然當年的饑荒問題沒有徹底解決,但總算讓人看到了希望,這一年農場四百多畝地全都被改良過了,而且還在田地裏打了不少地下井,到了第三年,農場迎來了期盼已久的大豐收,糧食的自給自足終於不再是問題了。

這件事被李場長寫了鎘詳細的報告匯報給了上級。本來當時全民全社會都在轟轟烈烈的進行運動,徐利農做出的這個事情雖然很重要,但說白了不過是為了犯人填飽肚子,不會引起太大的重視。

但問題是平城靠海,濱海鹽堿地的特別普遍,往往靠海的公社地塊總是分級,好的地塊是一等,好地塊一般用來耕種小麥,鹽堿地根據情況不同種植不用功的農作物,號地和鹽堿地的比例通常是一比一。

而且在接下來的兩年,包括平城在內的很多地方發生了旱災,糧食大量檢查,物質供應更加緊張了,不光是農村吃不飽飯,城裏的糧店經常斷貨,老百姓手裏有錢有票卻沒不到糧。

甚至為此發生了很多起搶糧流血事件。

青禾農場的莊稼雖然也減產了,但實現自給自足是完全沒問題的,在這種情況下,自然被上頭注意到了。

胡利農和手下十幾人很快被從農場放出來了,恢復了原有的職稱和待遇,按照政府的要求成立了專門的項目小組,深入到基層手把手教社員如何改善土質問題,這個工作需要常年呆在室外,風餐露宿也很辛苦,但也就過了一年多吧,胡利農就回學校正常授課了。

如果一切順利,王文廣應該最多三年就能出來了。

不過這個話暫且還不能告訴他。

趙珍珍笑著跟丈夫附耳幾句。

王文廣不由低聲笑了起來,他用力捏了捏妻子的手,說道,“不要那麽麻煩,就簡單煮幾個雞蛋的就行了,而且天氣越來越暖,也不要做太多,太多了不好保存!”

不知不覺間,日子已經進了陰歷的二月底,天氣的確是暖和多了,建民和建國幾個男孩子火力旺,都已經脫下了棉衣,日常就穿夾棉衣裳。但天氣是一方面,最主要的還是,王文廣覺得妻子每星期送進來一大包的吃食太惹眼了。

當然了,別人羨慕歸羨慕,倒還不至於出什麽亂子,只不過是來找他蹭吃的人多了,除了梁校長,還有同校的幾個教授,大家都是同事,在農場的關系也比較和諧,人家上門就為了兩三個炸丸子,王文廣說不出拒絕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