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結局章(第3/13頁)

威遠伯夫人抑制不住的胡思亂想,滿腹都是慘淡的心事。

………………

林場那邊發生了大事,禦帳周圍一時間都是風聲鶴唳。隨行護軍臉上的神色異常警惕,幾乎在營帳內部走動的人身上都要被人用眼神上上下下刮一回。

新任太監總喬大福匆匆進了帳篷,拜倒在章太後和高玉珩,低聲說了幾句話。高玉珩拿著茶碗的手頓時一頓,問道:“連發弩箭查出是哪一家的嗎?”

連發弩造價甚高,且手藝稀罕,滿天下只有工部記錄在案的幾個匠人才有能力制造,這些年每一把出現時都有備案。但凡事都有例外。

幾家當年跟著太祖開國的勛貴,家裏便有不少私藏。

喬大福:“李將軍說還在審查當中,待會一有口供便會呈上。”

“封修撰,聞學士和兩位尚書沒受傷吧?”

“李將軍去得及時,只兵部池尚書被鐵箭刮傷掌背,其他人都是安好。”

高玉珩想了想,吩咐喬太監讓太醫過去看看,又讓他把隨行的朝中大員都叫過來,心裏則是嘆了一聲天意不可違。

李騰最近的安排他看在眼裏,臣帳周圍所有勛貴家族出身的侍衛全都調走了,那邊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無論明面暗裏都有布置,就差在頂上蓋一口鍋。但還是出現意外了。

這就說明注定這一回要有一場大動靜。

高玉珩的心裏準備已然不少,這會兒也沒有絲毫驚慌。

章太後看著他的模樣,就知道他已經下定決心了。為娘的總是護犢的,可要是崽子太刁頓,專門往險處跑,任是神仙這氣也免不了。

高玉珩給章太後道了一杯茶,道:“幸得母後特地過來傳遞消息,那四人都得過來給母後磕頭才是。”

章太後瞟他一眼,把一碗茶全都喝下去,才道:“臣帳那邊發生的事如你所想。你那個計劃該提上日程了吧?”

高玉珩琢磨了一下親娘話裏的陰郁,道:“……那些人終於行動了,朕總不能束手就擒。”

“你這膽子還真大!”章太後忍不住道。要是皇帝還小,她早就把他的耳朵揪一回。

兒子身邊的封修撰上一回便說中了旱災之事,這回封恒剛說圍獵自個會有險事發生,章太後立刻就想勸皇帝取消這回秋狝。

那些人想對皇帝的心腹臣子動手,沒有道理會放過正主才是。

可孩子翅膀硬了,有別的想法,章太後為此半個多月都氣得心臟生疼,還是不放心跟著過來了清河林場。

高玉珩攤手道,“那些人選中了這個時機,朕也是將計就計罷了。”他登基至今還是第一回出京,那些人生怕他以後就龜縮在皇宮中,這才迫不及待地想要下手了。

見太後臉上還是不虞,他又低聲嘆氣道:“臥榻之外豈容他人鼾睡,朕也是沒辦法。”

大慶朝的軍權集中在五軍都督府手上,天子親軍二十六衛隸屬京營編制,每三年由各地駐軍調度輪換,多數武官都是世襲。

前幾年內閣勢大時,勛貴被壓了一籌,他當時滿心渴望著滿朝勛貴會與他聯手抗擊內閣。但之前發生的事情及其打臉,他這個皇帝,文臣不愛武將不疼,勛貴就這麽放著大好機會袖手旁觀。

之前不知道原因,上回審問了幾個閣老之後,他才知道其中水深。吳王當年準備齊全,這群人基本上都有把柄在他手上,有些人家,就連虎符也被吳王算計在手。

而這樣的家族,在親衛軍裏為數不少。所以這一回封恒一說圍獵時會有事故,他便覺得少不了那些勛貴家族為虎作倀。再加上李騰探到來回路上有不少異常動靜,他若不做準備,早晚得被人一鍋端了。

章太後見著兒子這般的神色也是心疼,她呼出一口氣道:“威遠伯真是沒用,哀家給了他兩年時間探查誰跟叛王世子有聯系,他還能被人當成棄子拋出來。”

“咱們誰都沒想到寧大駙馬爺都去給皇姐守陵了,寧氏內部還有那麽多人對他忠心。”他想了一回方才的事,也覺得封夫人真是神了。

新威遠伯是他母後一手捧起來的,要不是宋師竹提醒,誰都沒想到會是寧家出現變故。

被兒子看笑話,章太後雖然也惱,但也終於下定決心。

圍獵遇到這種事肯定進行不下去,明日一早皇帝便會返京。從清河獵場回京有五日的路程,過來林場時的路線是按照先帝時的常例;但回京時,卻是一條機密路線。

章太後一直惱的就是這一點。

叛王余孽藏得太深,錦衣衛那邊幾年都沒查出點什麽,想讓對方上鉤,就得設下圈套讓他們去鉆。高玉珩想要玩一出真假皇帝的戲碼,真皇帝穿過林場直接回京,假皇帝則按照先前的路線迂回前進。

他不僅想看看有多少武勛會在路上動手,而且還想假死把幾年前逃跑的吳王幼子騙出來。只要確定皇帝駕崩,那些人肯定會抓緊時機進京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