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2/3頁)

馮氏笑看著這一番甥舅間的和諧,對李舅舅也生出幾分好感,笑道:“李舅爺這話太客氣了。”

李舅舅心道,不客氣不行啊。

兒子在信裏說過,他復習時經常借住在宋家前院,對此,李舅舅心裏自有一筆恩情賬,要不怎麽會雨雪天自己跑一趟,天這麽冷,他一身肥肉差點就要不保了。

寒暄幾句後,這幾日在船上有些受寒的馮氏,也沒有繼續客套,進了一架收拾得極為光整的馬車,李舅舅再擡眼看向外甥女,宋師竹立刻拉著弟弟道:“坐船坐得骨頭都快酥了,不著急呢。”

李舅舅笑眯眯道:“那就先別上去,舅舅就是想多看竹姐兒幾眼,竹姐兒真是舅舅家的福星。”

馮氏的恩情只能算是小恩情,外甥女外甥女婿這裏,才是大頭啊。要是沒有外甥女婿提攜,以李玉隱的讀書資質,絕不可能這麽順利考中進士。這點,李舅舅心裏一直有數呢。

宋師柏卻是被舅舅肉麻得夠嗆,他摸了摸身上的雞皮疙瘩,道:“姐姐,堂兄表哥和姐夫呢?”

說出這句話後,宋師柏也激動起來,他家姐夫是狀元,兩個堂兄表哥,也都是進士。這一個個的,足夠他回豐華書院跟同窗說一年都說不完了。

就連李舅舅也看過去,宋師竹指了指船上:“盯著人搬行李呢。”

她剛才就是看著他們還要忙活一陣,才想著先下船在岸邊轉一轉。

怎麽能讓狀元公和進士公幹活呢,李舅舅大手一揮,帶來的幾個管事便上前幫忙,好歹把三人解放出來了。

宋二郎和李舅舅不熟,和堂弟說過話後,就上了馬車照料馮氏。

李舅舅自己用的馬車極大,便把余下的人都帶了上去,一塊說話才熱鬧呢。宋師竹也沒拒絕,一行人歸家心切,悉數檢查完行李便動身了。

馬車上,宋師柏一直雙手托下巴看封姐夫。

封恒有些不大適應這樣的小舅子,道:“怎麽這樣看我?”他險些雞皮疙瘩都被他看起來了。

宋師柏立刻道:“看稀奇啊,姐夫是咱們縣裏第一個狀元,我爹寫信來都說了,等姐夫回縣裏,咱們豐華縣就能立狀元牌坊了。”

正在和兒子外甥女說話的李舅舅,抽空也插了一句:“你大表哥也有進士牌坊呢。”而且還是朝廷給的銀子。

李舅舅方才就已經把牌坊銀從兒子手裏要出來了,他不缺錢,可這是朝廷發的牌坊銀,李舅舅已經想好,一定得在祖宗牌位前供一供才行。

宋師柏當然知道表哥也有,可狀元不一樣啊,三百個進士才一個狀元呢。不過這句話,他倒是沒有說出來刺激舅舅,而是道:“對了,姐姐姐夫,你們是不是認識周家人?”

李舅舅也接了一句:“就是周家船行的周家,占了京安渡口好多年了,周家少東家知道我們是來接狀元的,熱絡得很,一早上讓人送來不少熱水熱食,吃得我們都不好意思了。”

周家?

宋師竹見到舅舅弟弟太高興,腦子轉了一會兒才提溜出關於周家的記憶。她有些沒想到周家居然還敢出來晃悠,宋師竹還以為上回他們家的船出事後,這家人必得被朝廷收拾了。

李舅舅一看她這模樣,就知道這其中一定有些緣故。

封恒想了想,道:“應該是過來道歉的。”上回他和李騰在渡口為了查案,跟周家打手打了起來,封恒平生第一回跟人動手,記憶還是十分深刻的。

宋師竹忍不住道:“就算是為了道歉,這速度也太慢了。”

李舅舅失笑道:“不慢,已經挺快了。”

宋師竹琢磨著舅舅這句話,也明白過來了,人家壓根不是反應慢,而是先前就沒把他們看在眼裏,封恒中了狀元後,才趕忙過來補鍋的。

見外甥女恍然過後,便是一臉的一言難盡,李舅舅還以為她是覺得周家勢利,便道:“世人都勢利,這種事習慣了就好。”

李舅舅倒是覺得周家這般挺正常的,他自己就是個勢利的俗人,他為什麽一定要讓兒子賴著外甥女外甥女婿上京考會試,就是因為他自己在文章上死活不開竅,已經耽誤了李家一代,李玉隱要是不能趕緊考個進士回來,李家在瓊州府的地位就會漸漸被他人頂上。

李舅舅還想再勸幾句,不過看著外甥女一幅覺得周家就該倒黴的模樣,就連封恒和李玉隱也是如此,李舅舅為人自有機敏,頓了一下,也沒繼續圍繞周家的話題說下去了,而是順勢說起喜姐兒。

這個話題宋師竹愛聽,立刻就認真起來了。見姐姐關注點都在外甥女身上,宋師柏也說了幾句,宋師竹余下的路程,基本上就都圍繞著閨女的日常故事在轉悠。

聽得越多,宋師竹心裏對李氏的感激便越深,真是恨不得自己能長上翅膀飛進家門,好好給她娘和閨女一個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