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第2/3頁)

貢院所在的西大街幾乎都是烏泱泱的人流,這種日子就算是官家太太,也沒有優待,一行人十分艱難才擠到了花蓮齋二樓的廂房裏。

宋師竹看了一下窗外的人群,感嘆道:“京裏所有舉子都在這裏等榜了吧。”她在京城幾個月了,還是第一回見識到什麽叫人滿為患。

剛才下馬車的一刹那,外頭眾人高談闊論聲、說笑嬉鬧聲蜂擁進屋內,宋師竹還以為自己到了市場。

宋二郎搖著羽扇,道:“要是一切順利,明年就不用等第二回了。”

他姿態風流,語氣隨性,宋師竹沒忍住看了他一眼,道:“堂兄帶了扇子,不如給旁邊的茶爐煽一煽?”

前兩年在縣裏過年時,她就覺得二堂兄對扇子情有獨鐘,前幾個月許是準備考試太忙,沒空扇扇子,這幾日這把扇子終於重現人前了。

宋二郎白了她一眼,覺得堂妹真是不懂風雅,不過他也沒跟她吵起來,外頭突然傳來一聲貢院張榜的鑼響,把眾人的心神都吸引了過去。

眼看著時間一點點過去,外頭已經有兩三個人喊著“中了、中了”,包廂裏坐著的人心裏都有些焦慮。

封恒安撫地拍了拍不自覺捏著他胳膊的宋師竹。

宋大郎一向仔細,看著馮氏連連望向窗外,也道:“娘別擔心,我安排了好幾個小廝去看榜了。”

宋師竹接話道:“就是,好飯不怕晚,耐心等等肯定有好消息的。”

侄女和兒子一唱一和,馮氏搖頭笑道:“別只顧著安慰我,今日我不是主角。”宋二郎上了考場之後,馮氏的精神逐漸便恢復過來了,科舉是大事,馮氏也不願意讓自己的情緒影響了兒子。

她話音剛落,就有一個小廝急匆匆地推開廂房門,滿臉都是激動,喜不自勝道:“堂姑爺、咱們家堂姑爺是今科會元。”

小廝喘著大氣,話尾還有些發顫,看向封恒的目光十分閃亮。

包廂裏的眾人一瞬間都沒反應過來,宋師竹腦袋空白了一下,回過神來趕緊讓螺獅拿了一個喜封過來,馮氏也有賞賜,她笑道:“真是開門紅。”

同時拿了兩個喜封,小廝激動地心肝發顫,嘴裏不斷說著吉祥話。

一旁的宋三郎耐不住插話道:“還有我二哥和李大哥呢,看到他們名字了嗎?”

他二哥這幾個月的努力他看在眼裏,宋三郎心裏一直覺得他家二哥不可能不中。

小廝尷尬了一下,道:“人實在太多了,堂姑爺的名字在最上面,我一眼就看到了,還想再看,就被人擠出來了。”

聽到小廝這麽說,宋三郎簡直都快急死了,宋大郎安慰弟弟:“再等等,一定會有好消息的。”

宋師竹眉眼間漫著喜色,也道:“肯定有好消息!”直覺告訴她,不可能只有一個貢士!

她正想說話,外頭便有聽到會元在包廂裏的學子進來道賀,封恒只來得及跟妻子交換一個眼神,立時便被包圍在人群裏。

宋二郎倒沒有弟弟那樣的焦慮,考得怎麽樣他心裏有數,至少也會是個榜尾。他看著絡繹不絕的包廂,對李玉隱笑道:“今日的風頭都在妹夫身上了。"

有封恒珠玉在前,就算後頭他們能夠上榜,肯定也沒有他這麽風光熱鬧。

李玉隱心裏也覺得如此。他下意識地把目光落在宋師竹身上,見著表妹表妹喜逐顏開、根本沒把眼神分給別人,心裏生出些黯然後,突然便釋懷了。

宋師竹被丫鬟扶著讓到一邊,又給後面幾個腿腳略慢的報喜小子發了喜封,一個喜封就是半簍子螃蟹錢,可無論散出去多少,她都高興。

會元啊,自家相公得到這個會元實在太不容易。別人只看到他是當朝李太傅的弟子得了許多便利,但只有宋師竹才知道從成親到現在封恒經歷過的那些生死關口。

梅花香自苦寒來,宋師竹臉上的笑意就一直沒停過。

後面又有宋家的小廝過來報喜,李玉隱排在第十二位,宋二郎在六十八位,會試統共取三百人,家裏三個考生的名次都算得上靠前。

李玉隱確實沒想到自己的排名會在宋二郎之上,對此,宋二郎心寬道:“沒有白費力氣就成。”這個成績他已經很滿意了,只要不用等三年再考一回,他就覺得回報足夠了。

馮氏也道:“中了就是大喜!”

宋二郎聽著他娘的肯定,心裏突然就跟吃了蜜一般高興,今日真是雙喜臨門,平日要得他娘的贊賞可不容易。

他笑得歡快,李玉隱在一旁看著,突然也有些可惜父母不能在場分享他的喜悅。

包廂裏三人都是高中,就連花蓮齋老板也趁機出來表示,只要三個考生願意留下墨寶,半年內到酒樓消費,都免費招待三次。

這等好事,宋師竹立刻就把眼睛看向封恒。封恒看著妻子興致盎然的模樣,也沒有推辭,當場便揮墨寫了兩句祝辭,緊接著宋二郎和李玉隱寫完之後,也在紙上印下自己的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