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2/3頁)

這幾句倒讓她想起自己的閨女了,喜姐兒如今還在瓊州府裏,都說隔代親,也不知道她娘會把孩子養成什麽樣。宋師竹想了想,提筆在紙上寫下了幾個啟蒙的小故事。

教育得從娃娃抓起。相公重要,孩子也是很重要的。

外頭的螺獅打了一會兒瞌睡,擡眼看見宋師竹在燭火下認真書寫的模樣,便不由得笑了笑。

會試開考前,宋師竹的緊張是肉眼可見的,就跟夫妻兩人所有焦慮都長到她身上一般,宋師竹每日都要繞著院子踱個好幾圈。

螺獅那幾日瞧著這兩人也有幾分喜感。家裏每到晚膳時都要上演一處安慰的戲碼,封恒一遍遍地安慰妻子,宋師竹每回都斬釘截鐵保證自己沒事了。可隔日還是重復在院子裏踱圈。

螺獅雖然沒有經驗,可她看著封恒每每安慰完妻子後臉上的滿足和高興,總覺得這就是應了那句話,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她想了想,也沒有進去勸宋師竹休息,難得她家少奶奶能夠靜下心來練字,還是別打擾了。

寫滿了幾張宣紙之後,天已經大亮了,宋師竹居然還挺有精神的,她看著時辰想著封恒現在應該已經進場了,便放下毛筆又去上了三炷香。

香爐散發著幽幽的檀香,宋師竹已經平靜多了。反正伸頭一刀縮頭也是一刀,要是考砸了,不過再考罷了。高四生不丟臉,這年頭考科舉的人考到高九都是有的。

封恒這回回來時,是被小廝扶著回來的,還帶了一個消息回來。

考場上居然有考生被搜出夾帶,宋師竹趕緊問道:“那你們有沒有被影響到?”

“這是隔壁考場的事情。”封恒道。聽說是一個老舉人,第一場考完試後,出來表情就有些不對勁,說是他二十道算題,無一道能做出來,這一回才會鋌而走險。

封恒略說了一下,宋師竹道:“其實作弊也沒用吧?”

封恒嘆了一口氣:“可是還是有人心存僥幸。”考卷上除了一道詩賦一道策問後,剩下的都是算學題目,除非先前就知道考題讓人做出來,否則就算帶滿小抄也是沒用的。

宋師竹也是嘆氣,突然就有些明白,為什麽他們家和李先生會有那一場無妄之災。先前科考大多考的是四書五經,許多學子已經習慣了這種模式,突然變化之下,李先生可不是被人恨死了嗎。

她和封恒對視了一眼,封恒道:“別想了。”這一屆恩科改革,皇上耗費了多少力氣,下一屆想要推行下去,恐怕不容易。

不過若是能夠實行下去,封恒隱約覺得,以後大慶的未來肯定會變得十分不一樣。

他這一年也感覺出來了,算學即嚴謹又靈活,學得深了,考慮題目時分析、概括、判斷、推理等等能力都是缺一不可。若是朝廷真的能頂著壓力把改革進行下去,以後的學子肯定有一番不同的面貌。

九月初九,第三回送走封恒後,宋師竹心裏已經有種塵埃落定之感,目送著封恒在夜幕下離開,她回去睡了個回籠覺,一大早便在屋裏練字,寫滿一張紙之後,螺獅便進來報說田夫人過來串門子。

宋師竹愣了一下,委實想不到田夫人會上門。今日是重陽,田夫人不出門登高,跑到他們家幹什麽了。

階級圈子這種事,就算是同住一條胡同裏,也是存在的。先前他們家喬遷宴時,林家和田家皆是姍姍來遲,彼時宋師竹就看出來了,自家沒被人看在眼裏。

對此她除了接受也不能怎麽辦,沒辦法,封恒就算一切順利登上金榜,想要和林學士和田大人平起平坐,尚且要個幾年的時間。林家和田家如此,實屬正常。

因著不知道田夫人為什麽上門,宋師竹讓人上茶後,便按照正常的交際程序寒暄說話。

田夫人卻很是和氣,聞著宋師竹身上的檀香味,便笑道:“封娘子這幾日一直在家裏供奉文曲星君吧?”

會試前拜祭文昌帝君是常事,只是宋師竹向來是供奉自家神牌,還是馮氏提醒她記得拜拜文曲星君,她才想起來的。

她半個月前便把城郊附近的寺廟都跑了一遍,也算是臨時抱佛腳了。

聽說宋師竹只是上香沒有請回家供奉,田夫人笑:“心誠便是了,我家老爺十年前會試,當時他每日一早都去城郊拜孔廟,我就帶著孩子一步一個台階走到廟裏,在神像前求簽燒香,許是神仙見我虔誠,老爺那一年果真得中進士。”

許是想起往事,田夫人話裏帶著諸多懷念,宋師竹卻是有些摸不著頭腦,難不成田夫人到她這裏是為著憶苦思甜的?

田夫人見她不應,便笑道:“瞧我,鬧笑話了。你們家這一回三個舉子呢,神仙肯定會專門照應著。”

這話說得吉祥,宋師竹放下茶碗,笑道:“承你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