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3/4頁)

宋師竹說完這句話之後,便反應過來了,韓氏昨日熬夜肯定是為了李老太太那一陣發作,說到底還是跟他們有些相關。

她有些尷尬,韓氏卻是頓了一下,才道:“如何能休息,家裏還有許多事情呢。”

宋師竹也沒有就這個話題繼續下去,而是看一眼桌上的禮單,搖頭道:“這份禮物實在太貴重了,若是我收了,就成了我的不是了。”

禮單上面寫了許多寶石黃金綾羅綢緞陶瓷擺件,但叫宋師竹一看就不敢收的,卻是一件歷史超過兩千年的古董酒樽。

禮單上標注的朝代,久遠到宋家封家兩家祖上所有積攢加一塊也買不起的那種……真正的價值千金,也是燙手山芋啊。

她不明白的是,韓氏怎麽能夠把這種能傳家的古董隨手就拿出來送人。

聽見宋師竹的話,韓氏卻是搖了搖頭,道:“宋妹妹的重恩,自是值得這份大禮。”

宋師竹神色一怔。現在可不是在李老太太面前,韓氏根本不需如此作態。

她想了想,沒有出聲,靜待她的下文。

韓氏頓了下,組織措辭道:“昨日宋妹妹出言為我解圍,我心裏對妹妹也是感激的。我也知道妹妹未必就圖我們報恩,可李家也不能做那等不知恩的人。”

韓氏說完話後,宋師竹心頭立刻就一陣敞亮了。

她端坐起來,鄭重道:“二少奶奶這般說了,其他物件我便厚著臉皮收下了,可這對錯銀菱紋樽,要是被人知道我們家有這種寶貝,肯定會引來無數蟊賊。與其被偷了,還不如現在就不收。”

兩千多年前的無價之寶啊,上頭每一根線條線條都在述說歷史的沉重感,宋師竹只覺得若是那些水賊知道李家船上有這種珍寶,怕是再死傷幾倍也在所不惜。

韓氏這番話的意思,不就是做個姿態想要成就一樁美談,宋師竹當然也願意配合。

其實她昨日就很配合的。

她繼續道:“咱們兩家的關系,二少奶奶也是知道的。若論誰對誰有恩,該是先生待我家相公的恩重在前,這份恩情,就是我與相公十倍回饋孝敬也是不夠的。以後報恩這種話,二少奶奶就別提了。”

說完這些話後,宋師竹真是覺得自己的嘴皮子越來越溜了。

她再看一眼那對錯銀菱紋樽,腦子裏突然想起的卻是史書上那個“大恩難保不如殺之”的典故,頓時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她目露期盼地看著韓氏,只希望她趕緊把這件燙手的禮物收回去。

韓氏頓了一下,也沒想到宋師竹一下子就把話給說完了。她昨夜把這件禮物放進去時,賭的便是宋師竹肯定知道不能收。

雖然這麽算計有些不堪,可是除了這等寶貝,還能有什麽表達李家鄭重報恩的心意。

兩人對視了一眼,韓氏突然有些不自在:“妹妹心思純正,昨日卻是我不好。”

宋師竹有些意外。

韓氏說完這句話之後,卻終於如釋重負。

如今事情完美解決,韓氏靜下心來後,也察覺到自己昨日的不妥。

她生性驕傲,被老太太一針見血指出不足之處,難堪下才失了分寸。

宋師竹畢竟救了她和她兒子一命,韓氏也並不是那等狼心狗肺的人。

……………………

李老太太桌上擺了一份同樣的禮單,她問嬤嬤道:“蕙心把那對錯銀菱形樽退回來了嗎?”

嬤嬤應了一聲“是”後,李老太太便閉上了眼睛,一聲不吭。

李隨玉小心地問道:“老祖宗是覺得二嫂做錯了嗎?“

“你覺得她做對了?”李老太太反問道。

李隨玉猶豫了一下,搖了搖頭。雖然她沒在現場,可也能猜得出來其中一些對話,以韓氏的性子,能把這件寶貝放進去,就是想好了能收回來的。

但是……送禮送成這樣,不就跟唬弄人一樣嗎,李隨玉氣了一下,覺得韓氏就是算好了宋姐姐和氣不計較才敢這麽幹。

李老太太聽到她這些話,才有些展顏,她搖搖頭:“你二嫂以為自己很聰明,可卻聰明反被聰明誤。”

誠信”二字,何止千金。

就跟李隨玉說的那樣,若遇到的人不是宋師竹,誰會跟她過家家一般演了這場戲。

她嘆了一聲,這一回出行,兩個同行的曾孫媳婦,寧氏就別提了,李老太太對韓氏也有些失望。她搖搖頭,道:“若不是這一回打草驚蛇,我肯定要入宮為你宋姐姐求一個誥命。”

可惜他們的船遭遇水匪的事已經傳出去了。背後之人也不是蠢貨,她本來還想要順藤摸瓜摸出是誰,現在想來是不可能的了。

李隨玉知道自家老祖宗是想要送給宋師竹一些實在的好處,她心念一動,突然道:“老祖宗不如問問三嫂為什麽要那些國子監名額。”

以寧氏的脾氣,在瓊州府被馮氏那些人如此糾纏,卻還一直耐下性子跟他們周旋,李隨玉總覺得那些人肯定拿到她什麽把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