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第2/4頁)

若不是如此,他今日應該在城門口等著嶽母過來才是,而不是讓家裏管事去接人。

封恒看一眼一旁笑得十分開心的宋師竹,心裏便知道自己把嶽母接過來這一步是做對了。大夫都說,孕婦要保持心情舒暢才行。他笑道:“這一回多謝嶽母過來幫忙了。”

李氏笑:“我還要謝你讓我過來呢。”

宋師竹摸摸肚子,道:“咱們先別說話了,去吃飯吧,餓極了。”

孕婦說餓是一件大事。封恒在飯桌上先又說了幾句客套話,接著便熟練為宋師竹夾菜。

李氏打眼一瞧,桌子上都是宋師竹喜歡的口味,心裏便滿意不少,再一看,封恒毫不避諱她在跟前,伺候閨女伺候得那麽殷勤,就更滿意了。

封恒這些都是做慣了的,哪怕宋師竹說她一點懷孕的感覺都沒有,封恒聽大夫說完有些婦人懷孕後不愛吃飯,還是擔心她的胃口會有問題,這些日子便一直讓廚房按她的口味做菜。

他做完之後,擡頭看見嶽母神色有異,便明白過來了,他也不覺得有問題,道:“娘子不好隨便亂動,有些菜夾不到。”

李氏看著他一臉淡定地說出這些話,又有閨女如今還十分窈窕的身材,差點懷疑宋師竹已經孕八九月了。

宋師竹在一旁直笑,她覺得封恒這種睜眼說瞎話的本事,跟她娘很像,兩人應該是極有共同話題的。

等到吃完飯後,封恒識趣說自己今夜要在書房念書,把空間讓給宋師竹母女倆後,李氏就道:“女婿感覺有些不同啊。“

宋師竹立刻點頭,沒想到她娘那麽敏銳。她正愁找不到人說事呢。

燈火昏暗,母女倆躺在床上,李氏伸出手摸了摸她的臉,嘆息道:“你這大半年發生了多少事,我跟你爹在家裏都擔心著呢。”

“我很好啊。”宋師竹用側臉蹭了蹭她娘的掌心,簡直覺得這是大半年來最好的一刻了!見到李氏時,她才覺得自己好像嫁了很久一樣。

李氏瞪她一眼:“你每回寫信都報喜不報憂,要不是你舅舅跟我們說,我們還不知道你被人算計了。”

這應該說的是徐家的事。她就只有這件事沒說,其他的,譬如封恒救了府學教習從而順利拜師、發現堤壩危難得到朝廷獎勵,還有最近新出的這本書,都是好事呢。

宋師竹道:“我就沒覺得有什麽不好的。”

就是這樣才糟糕。李氏在家裏時就一直十分擔心閨女。宋師竹一向心大,在哪裏都能過得好,有時候受了委屈一時不開心,過後就自己給忘了。這樣的性子,要是真的跟誰結仇——李氏偏心眼地認為,一定是對方不好。

她難掩擔心道:“聽說那個姑娘還是徐府尹家的,幸好你當時還沒懷上。”

否則被這麽一氣,孩子不定怎麽樣。

這倒是真的。封恒聽大夫說了懷孕兩個月前胎兒都不會很穩時,還擔心了許久。宋師竹前日進他書房,一看他案上放著一本婦科醫書,立即就把雜書收繳了。他讀書辛苦成那樣,還要擠出時間看醫書。

宋師竹當時又是生氣又是心疼,幹脆把書拿過來自己看了。就是她對照著書上的症狀,總覺得自己懷孕了跟沒懷一樣,胃口跟平日差不多,連孕吐都沒有。

聽著閨女說這些話,李氏摸了摸她還沒顯懷的肚子,道:“這個孩子倒是疼你。”

她又道:“最近外頭情況都蕭條,姑爺看樣子還挺忙的。”想起女婿傍晚回來時的匆忙,李氏就覺得封恒事情還真多。

宋師竹笑:“府學舉辦講會,請他過去講。”這是一件光榮的事,宋師竹就把封恒如何趕鴨子上場接替自家老師講課,接著講著講著,那些國喪後滯留在府城的學子都一塊聚集過來聽課的事說了出來。

如今許多有志於舉業的學子們,都是人手一本《數書十八章詳解》,封恒在府城這一片,真的算得上是小有名聲了。

“……喔。”聽完閨女的解釋後,李氏覺得半年不見,女婿真是出乎她的意料。

想起先前她還擔心女婿算學不好的事。李氏就覺得自己真是有眼不識金鑲玉。當時她還想著家裏先一步收到舉試改革的風聲,閨女已經訂親無可轉圜,要是封恒跟宋文勝一樣,在算學上絲毫不開竅,在縣裏當個富翁也是好的。

沒想到女婿居然能拜大儒為師。

這個消息傳到縣裏時,封宋兩家都是十分高興。聽說封氏只是送禮到府城,沒有派人過來參加時,宋文勝在家裏還直呼可惜,一直覺得封氏族長格局太小。

“……你爹那個人,就喜歡折騰這些事。”李氏說起宋文勝,也有些無奈,當時兩家人商量著要一塊辦流水席,封慎想著辦幾桌宴請親朋好友即可,宋文勝卻想要開個幾十桌,讓人都知道他有個大儒弟子的女婿。兩家商量之後,還是依了封家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