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2/4頁)

一路上馬車轆轆。李舅舅看著天氣晴好,還特地繞了一個圈,去瓊州河堤壩逛了逛。

到壩上賞景當然是不可能的,但是站在附近的小山丘看一眼還是可以的。花了半個時辰登上後,宋師竹極目遠眺,還能看到堤壩上頭有一列河兵堅守著,一群背簍上裝著石塊的民夫,像忙碌的工蜂一樣,在圍堰中爬上爬下。

“我怕那堤壩加厚成那樣,以後不會有事了。”

旁邊突然傳來一聲喟嘆,宋師竹看過去,便見舅舅一臉感慨,頓時覺得他們甥舅倆心聲十分同步。

李舅母被高大挺拔的兒子攙扶著,也緩步上了山頂,看了一下,也笑道:“只要官府的人精心些,咱們也能過些安心日子。”

宋師竹連連點頭,就是這樣,逃過難之後,宋師竹對這種樸素的期望越發有感觸。只要沒有天災,就算偶爾有些煩心事,日子還是很好過的。

……………………

終於看到瓊州府的城門時,宋師竹油然而生一股懷念之情。他們這一路看風景歇歇腳,走走停停,也沒個確定的時間表,宋師竹就沒有打發人給封恒送消息。

在長街的分岔口時,他們家的馬車便就從李家車隊裏分流出來。

難得的好天氣,秋風幹爽,太陽黃燦燦地照在幹爽的道路上,宋師竹卻生出些近鄉情怯。

茂林胡同一下便到了。先前趕著出城時,胡同裏一片兵荒馬亂,但這一回馬車剛拐進胡同,宋師竹便覺出幾分靜謐了。

“城門那麽熱鬧,我還以為很多人回來了。”螺獅道,剛才在城門排隊進來時,樵夫貨郎的大嗓門隔著車簾子都能竄到耳邊,而胡同裏有好幾戶還是鐵將軍把門,門前雜草叢生,看著許久沒打理的模樣。

雖然只在瓊州府住了兩三個月,螺獅也對胡同鄰居有了些不同的感情,不禁道:“他們不會不搬回來了吧?”

這裏的鄰居說實話還是不錯的,家裏都有讀書人,平日互幫互助,也不太愛斤斤計較。

宋師竹搖搖頭表示不知道,心中卻突然有些提起來。這種擔心直到看見自家的光亮亮的紅漆大門才有些消失。

一路上就數他們家的門庭最幹凈!

肯定是因著家裏的人都沒事!

宋師竹突然就高興了下,可又覺得奇怪。按理說車輪聲這麽大,裏頭應該得有人聽見了,但卻沒有人迎出來。

“秦嬤嬤幾個怎麽沒在家裏守著?”螺獅也嘀咕道。

一時間,宋師竹心裏轉過許多事情,下車推開半掩著的大門。

他們離開前,家裏的小院還是亂糟糟的,青石板壓著泥濘的菜地,空氣又悶又濕,讓人煩躁不堪,沒想到一回來卻大變樣了。

她的瓜藤上,居然掛著新長出的小黃瓜!

左右兩畔菜地上,讓人心曠神怡的綠意點點皆是;

更有她日常用來幫鄰居女眷畫繡樣的長案,也在涼亭裏擺了出來,上頭筆墨紙硯樣樣齊全,就跟她還在家裏時一般。

宋師竹上前看了看,心中頗感驚喜。

此時門口傳來一陣嘈雜聲,兩個留守的小廝和秦嬤嬤匆匆從門外跑進來,一見到院裏站著的人,嘴張得都咧開了。方臉小廝突然哎呀了一下,十分懊惱:“我們在家裏聽說李家馬車進了城門,還想著去迎一迎少奶奶,沒想到卻和家裏的馬車錯過了!”

“你們居然沒留人守著,家裏被人搬走了怎麽辦!”螺獅叉著腰問道,剛才都快把她嚇死了。

“我們鎖門了——”小廝還要辯解,看著一院子的人,又埋頭不說話了。

宋師竹笑道:“下回記著就是了。”虛驚一場,總比真的有事好。

她看見熟悉的面孔,心裏也很高興。宋師竹讓叢管事和螺獅去安置行禮,自個卻把高大的秦嬤嬤叫在一旁,問起家中瑣事。

秦嬤嬤身形比一般女子粗壯,性子卻拘謹得多:“少爺今日一早便去了府學……少奶奶才離開兩日,就有賊人想進來偷東西,被我趕走了。我們幾個一直守著院子,後來瞧著天逐漸放晴,就把少奶奶的菜地整理了一遍。”

“……少爺回來之後,也跟我們一塊下地,那邊幾行剛冒頭的小青菜,就是少爺種下的。”

秦嬤嬤一指指了過去,宋師竹看一眼在風中搖晃身子的綠葉菜,笑了笑,又問起胡同裏鄰居的情況。

“都回得差不多了,現在還沒回的,少爺說,就是不回了……隔壁的孫娘子回來當日便過來找過少奶奶。”說到這裏,秦嬤嬤猶豫了一下,補充道:“似乎是著急還錢。”

秦嬤嬤說得含糊,宋師竹心裏卻明白秦嬤嬤說的還錢是怎麽一回事。離開府城前,她用十兩銀子買下孫娘子那幅那幅瓜蒂連綿的帳子,孫娘子當時便很是不好意思,覺得她買虧了。她要是想還錢,應該就是還的這一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