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2/4頁)

“就是供自家日常吃的。”宋師竹笑道,“我們家大大小小加起來九口人,每日菜錢就是一筆支出。我就想著以後要是再有大雨也能提前用上。”

這兩日舅舅家每日都要打發人過來看一趟,給宋師竹送點新鮮肉菜。

可這半個月來雨下得太大,城裏不少百姓哀聲載道,她這回到府城雖然把有武藝在身的秦嬤嬤和徐嬤嬤都帶上了,但家裏只有女眷孩子,太惹眼不是好事。

那些亡命之徒,可不會因著封恒最近名聲在外就放過他們。

雖然宋師澤這個小小男子漢,自動承擔了守家門的重擔,每日夜裏都要親自看著大門鎖上,但總歸他的年紀還是太小了。

“過日子就得這樣。”孫老太太也道,她雖然不知道鄰居家有多少銀錢,可也贊同宋師竹節儉度日的道理。

因著封家的經驗不能復制到自己家裏,孫老太太也沒興趣繼續聊天了。

對兒媳婦鎮日往封家鉆的事情,孫老太太倒是沒什麽話說。如今孫家院子一片泥濘,菜地都被水泡漲了,也沒什麽活好幹的。兒媳婦要是能趁著日子輕閑時和封家打好關系,也是不錯的。

孫老太太走後,院裏伺候的下人都是一幅與有榮焉的表情。自從宋師竹動腦筋做了這件事後,不少鄰居都上門參觀。

這幾個月眾人也看出來了,這一片雖然都是讀書人,可家裏也盡是一些不寬裕的。如今外頭菜價上漲,各戶人家都有些艱難,這兩日過來封家取經的人越發多起來。

就在這時候,封恒突然回到府城了,他一回來後沒立刻回家,而是直接去了李先生家。

因著下雨,天色極黑,黑雲烏壓壓在天空,就像帶著萬鈞雷霆一般。李先生的書房裏卻十分肅靜。

封恒渾身濕透,連衣服都來不及換,只拿幹帕子隨便擦了一下,就堅持要先匯報事情。

“老師明鑒,我這回在瓊州河堤壩上發現了一件大事。”

先前在他和宋師竹的猜測中,除了堤壩工程豆腐渣外,絕大部分都在猜堤壩高度不夠,抵擋不住洪水。但封恒一走近堤壩,就明白過來為什麽妻子那麽肯定會出事了。

去年新建的堤壩,湊近一看,裏頭居然都是白蟻蛀過的痕跡。

封恒無論如何沒想到是這個原因。

他語氣平靜,但說出的話卻實在令人驚心:“堤壩上蟻穴叢生,就連大雨都沒把那些白蟻沖刷掉……”

堤壩不同於堤岸,普通人家不能隨便上去。這一片的百姓對官府都是極為避諱,說了不讓上,也不愛到這裏來,所以大雨下了這麽久,才沒有任何人發現上頭的白蟻。

過了一會兒,李先生才問道:“河段巡守官呢?”

封恒:“我打聽過這一段堤壩的河段巡守官,連著守壩的小兵都不知道跑哪裏去了。”在看到堤壩上都是蟻穴時,封恒便當機立斷,連夜趕回府城。

那些白蟻窩的位置有些深入,必得離近了才能看到。那些人許是認為堤壩去年新修,不會出事,巡查上便懈怠了些,卻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

他上壩時,雨一直下著,看著下面不斷上漲的河面,封恒實在覺得觸目驚心。

“河道水漲,本就更容易出現汛情,這些人擅離職守,任意懈馳公事,一個個都該被嚴懲。”李先生盛怒之下,語氣卻未有波動。

封恒到堤壩的引薦書還是李先生帶著他去河道衙門開的。當時雖對他此時出門心懷不解,但宋師竹著實給了一個好理由。她說自己和封恒看完堤壩的工程圖後,對建築工事極有興趣。正好府學放假,封恒便想過去親眼看看。

李先生對水利工程也是有所涉獵的,心中覺得弟子做事務實也是好事,便也支持了一回。

封恒過去扶住自家老師,李先生的身子本來就不好,被這麽氣一下,在椅子上也有些晃悠起來。

弟子眼裏一片關心,又是剛發現一件這麽大的事,李先生心裏還是頗有暖意,他緩了一口氣,才道:“伏汛時,要晝防、夜防、風防、雨防,這是先帝時就制定的河防制度。最近雨水多,瓊州河防的河官河兵都該更加重視,這些人一個個卻視法紀於無物……我一定要上奏朝廷,連著河道總督一塊參!”

不過如今卻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雖然外頭都傳李望宗已經致仕,到底皇帝還沒批下來,他換上官服,帶著封恒就去了瓊州河廳。

他動了真怒,又有品級在身,直接就把還在廳裏辦公的官員罵得狗血淋頭。那真是一陣劈頭蓋面的臭罵,那些官員命都被罵去半條了。

“你沒有見到老師挽起袖子罵人的場景。”簡直刷新封恒對他的認識,“……我才知道老師為什麽會從京裏回府城。”

就是因著在宮裏罵了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