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3/4頁)

李老太太想了想:“你說是馮氏的人,還有個哥哥在京裏當官?”

李老太太也是瓊州府本地人,對孫媳說的事,心裏總有種隱隱約約的熟悉感,卻是一時想不起來,便搖搖頭道:“咱們瓊州府出去的人多了去了,誰能保證在外頭就不犯奸作科?那個婦人要是受了冤枉,自然會有喊冤的法子。你只憑一面之辭就對封娘子壞了印象,也太偏頗了。”

李老太太活的年頭也不少了,宋師竹落落大方,舉手投足間自有氣度,要真是那等汙穢不堪的人家,絕對養不出這樣的閨女。

見寧氏還想說話,她擺擺手,嘆氣道:“下回你要是見著封娘子,給她道個歉,你今日的態度實在過了。”

出了李家大門之後,宋師竹一改先前過來時的美好心情,一直嘟著嘴不說話,跟周身清爽的封恒真是形成了兩個鮮明對比。

封恒問道:“李家女眷給你氣受了?”

“李老太太十分和氣,就是他們家的三少奶奶,可能是因著然表弟那件事生氣了。”宋師竹郁悶道,她覺得自己真的是無妄之災。

不過她雖然一腔怨念,卻自認不是寧氏那種遷怒的人,又打起精神問封恒那邊的情況。

封恒道:“李先生的學識淵博,令人敬仰。”

大抵是男人間沒那麽多勾心鬥角,李大儒直截了當問了他跟李玉然的關系,在知道封恒並不贊同妻家表弟的行徑後,就把兩人分開來看了,又有李教習這個真的承了他恩情的人在一旁敲邊鼓,封恒今日還是十分順利的。

“李先生考了我幾個題目後,又指點了我在讀書上的一些不足,讓我以後每三日到李家一回。”那種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封恒心中也是十分感慨。

先前他在學裏就上過李先生的課,可是畢竟不是一對一的教學,李先生課上也是根據大部分同窗的進度講學,封恒聽起來總覺得差了些味道。

不能說不好,只是沒有他想像中那種一日千裏的頓悟。

今日便不一樣了,書房裏品茗論學,李先生不過只言片語,就能讓他有茅塞頓開之感。

宋師竹聽到這裏,也很高興。封恒話裏的意思,就是李先生要給他開小灶了。她深深呼出一口濁氣,突然覺得自己今日的氣沒白受,有這位大儒親自傳授技巧和經驗,封恒以後科舉上的路就更好走了。

看著宋師竹因為他得到李先生賞識臉上放晴,封恒卻有些心疼她今日受罪,他想了想,覺得還是他功名不夠,宋師竹才會在李家後宅受辱。封恒嘴上不說,心裏卻下了一個決心,今年八月的鄉試,他一定要如願以償才行。

宋師竹卻不知道他在想什麽,她想了想,道:“我想把家裏的院子改成菜地。”

“怎麽突然有這種想法,家裏銀子不夠了?”封恒問。宋師竹從小就是嬌養長大的,在他心中,跟種菜這種詞語相差甚遠。

“還有呢。”這一回出門前,公中有支援,封恒私下還給了她兩百兩銀子,到府城還不到半個月,怎麽可能花得那麽快。

“我就是好奇,隔壁孫老太太和孫娘子都在院子裏辟了菜地,我想跟著他們試一下。”剛才被寧氏刺激了一下之後,她想了想,覺得她那個想法還真是可行。

在茂林胡同裏住了大半個月,她一直覺得自家跟這裏的人格格不入。想來就是因為別人家院裏都種菜,他們家院裏種的都是花草吧。

說起來,在這裏賃院的大多學子家裏都不甚富裕,有兩戶甚至是幾家人合租一個院子。如鄰居孫家這等獨門獨戶的,已經能算得上富裕了。

太過獨具一格不是好事。中國無論什麽時候都是人情社會,要是不能跟鄰居們打成一片,久而久之一定會有矛盾。

想明白這點後,她便決定要開始種菜了。

除此外,其實她也是真的好奇。在宋家和封家,娘和婆婆再縱容她,該講的臉面還是要講的。但是如今兩人在外頭就沒那麽多講究了,沒人頂在頭上,農家樂試一試還是很新鮮的。

“想試就試吧。”封恒在這上頭沒話說,家裏裏裏外外的下人加起來得有七八個,總不會真的讓她累壞了。他覺得宋師竹也就是在內宅無聊想玩點新花樣,要是嘗到苦頭,也就停下來了。

宋師竹心裏覺得封恒看不起人,不過她也不計較,反正當他吃到清靈靈新鮮從地裏拔出來的小青菜時,他就會知道她的決心了。

因為覺得封恒不了解她,宋師竹回頭就把隔壁的孫老太太和孫娘子請過來了。

在見過寧氏那種高高在上的態度後,宋師竹真是覺得孫老太太真是十分可愛。

同是打著道謝的名義上門,孫家送的禮物雖然沒有李家貴重,但其中的心意卻十分珍貴,更別說這份心意十分持之以恒,孫家三頭兩日,就會送一筐青菜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