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2/3頁)

宋師柏往後伸了兩回腦袋,很想要留下來,可他看著他爹的模樣,也不敢出聲,想著他已經私底下拜托過封小三,封家應該不會有人敢欺負他姐姐的,心中就松快下來了。

男人們一走,老太太就道:“你說一說這幾日你在家裏都幹什麽了。”她也不問封家人對孫女如何,很多事情只要聽一聽過程,就能知道個大概了。

宋師竹確實過得很不錯,只除了第一日家宴時她需要站起來幫趙氏布菜,後頭都是她一進門,趙氏就出聲免了她的規矩,為此,封二嬸還十分不滿,覺得家裏人都太捧著她了。

趙氏聽出了一些不對:“那兩個武嬤嬤,你請安時就沒把他們帶上嗎?”

宋師竹無辜道:“她們那身板太顯眼了。”兩個嬤嬤三十歲上下,個子得有一米九,比封恒都高了許多,腰板粗壯,面容嚴肅,她要是出入都帶著那兩個人,封家人肯定以為她要到處找茬。

有些事在婆婆面前不好說,李氏瞪了她一眼,也沒繼續開口。

倒是宋老太太道:“新媳婦都不好太高調,封家人和善,咱們也不能欺負人。”論家世清貴,封家上頭兩代都是進士出身,兩家旗鼓相當;可論在縣裏的實權,封家就比不上宋家了,就是如此,他們才要越發注意,不能讓人說他們仗勢欺人。

宋師竹立時點頭,她也是這麽想的。

宋老太太笑了笑,她今日這般掛心,只是怕孫女回來後報喜不報憂,如今見著宋師竹還是跟在家裏一樣性情活潑,就放松下來了,還揮手對著明顯有私房話要聊的兒媳和孫女道:“春日多困,我在屋裏休息一會兒,你們娘倆去隔壁說話。”

兒媳的動作太明顯,老太太只是上了年紀,又還沒老眼昏花,索性給他們行了個方便。

宋師竹對她眨了眨眼,臉上噙著一抹心領神會的笑容,宋老太太不由得失笑了一聲,心中那點因著被排除在外而起的失落感,也消失不見了。

李氏顧不得婆婆的心情,這兩日她心中一直跟被慢火煎著一樣。先前她還覺得以宋家的家世,封家一定不敢薄待閨女。可知道是一回事,沒有親眼見著,她總是不放心。

宋老太太一點頭,她就把閨女拉到了隔間,低聲道:“你跟我說,女婿對你好不好?”

這個問題其實剛才看兩人的表情就能看出來,可李氏還是想聽宋師竹嘴裏說出來的答案。

宋師竹毫不猶豫地點頭,當然好了。

她都沒想到會這麽好。

封恒給她的感覺,就像是喜歡了她很多年一樣,一朝得償所願,那種珍惜和寬容,讓她覺得從骨子裏都透著一抹蘇。

但是他們先前應該沒什麽交集才對。

先前宋師柏在她面前極力推薦封大姐夫時,也只是跟她說,覺得封惟的哥哥人品才學俱佳,十分適合她。

宋師竹覺得弟弟不會在這種事情上說謊,那就很奇怪了。

這種好到極致的感覺讓她有些心慌,她擔心她在封恒的想像裏太完美,她本人又達不到他心裏的高度,那以後兩人之間的相處就會變得尷尬起來。

不過這些小女兒心情都是她自己琢磨的,宋師竹覺得不適合在今日明顯擔心過頭的李氏面前說出來,就只是挑了些封恒對她體貼關懷的細節,李氏聽得很仔細,又問她黃氏的事情。

宋師竹深思熟慮後才謹慎道:“我覺得應該是我想岔了。”宋師竹不會因為一份禮物就對心中那份違和感失去警惕,但黃氏這兩日表現出來的善意實在太明顯了。

她今日帶回來的回門禮,都是黃氏幫著準備的,昨日下午就送到她院裏了。還真的是一份不錯的禮物,布料瓷器藥材都有了,裏頭甚至還有一塊品質極好可以傳家的端硯。

禮單上明白寫著蟬形青花端硯一塊,當時宋師竹就想著,黃氏若不是不識貨,就是真的在示好。

因為這塊端硯,她還去問了封恒的意見,封恒點頭後她才把端硯放進去。

李氏沉吟片刻,跟閨女把黃家先前想要強賣錦繡樓的事也說出來了,又道:“雖不知道那一家子最後怎麽歇了心思,不過咱們家跟他們就不是一道的人。你多留一個心眼,以後不要與她單獨接觸。”

那種能給自己小叔子下藥、之後為著請罪當機立斷自斷其臂的人,心實在太狠。封家處置不了她,但她閨女卻能選擇不和她親近。

宋師竹對錦繡樓的歸屬倒是挺感興趣的,她還記得先前她借著那個老板娘坑了張秀嬌一把。

李氏見著閨女嫁後過得舒心,也放松下來:“是慕家得了去。”她頓了頓,難得誇人一回:“慕家小姑娘挺有手腕的。”不僅把錦繡樓給收了,連那個老板娘也收留了。

事情還是這兩日發生的,李氏如今對慕清婉確實有幾分刮目相看,她道:“我都沒想到她會親自上門。”那個小姑娘單槍匹馬地過來,說是想與他們家合份子,以後錦繡樓的紅利,慕家占三成,原來的老板娘占兩成,五成給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