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2/4頁)

林尚書怔了怔,完全不懂韓琦話裏的意思。可宋禦史等人卻都明白,都不禁笑起來,知這會兒氛圍不合適,再度控制住了他們外放的表情。可他們的反應卻還是讓林尚書覺得尷尬,讓他覺得自己好像是自己太蠢太笨太無知,才沒有領會道韓琦用詞的意思。

這種別人都在笑,偏偏自己不懂的感覺,令林尚書倍感不爽,以至於更加憎厭韓琦。

在林尚書激昂罵韓琦的整個過程中,趙禎的唇角在‘抿起’和‘平直’間變換數次,終究沒有選擇開口。身為帝王,他要學會穩得住。

“探花郎辯才無閡,我知你斷然不會乖乖認錯。你有何理由、借口倒不妨全都說出來,我倒想見識見識如今還有哪一個理由能站得住腳。”林尚書聲音高亢,笑容自信,挑釁地看向韓琦。

庶子出身,乳臭未幹,今兒若不把這個礙眼的韓琦一口氣弄死,他就不姓林!

終於,他可以為他寶貝三兒子報仇了!

林尚書中等身高,脖子略短,普通樣貌人至中年,外表當然比不上韓琦年輕英俊、器宇軒昂,又因為情緒激動口出惡言,便顯得尤為面目醜陋。所以這會兒相較於神態自諾的韓琦,他則看起來更像是狗急心虛的那一個。

“說夠了?”韓琦只是輕聲一問,不論是從音量還是音色上都盡數保持著該有的溫文爾雅。

被惡言罵了那麽久,人家依舊還是溫然如玉之貌,不失半分儀態,尤其實在對方暴怒跳腳針對他時候,他一言不發敵千鈞。不俗,實在是不俗,一瞧就是幹大事的人。宋禦史不禁在心中嘖嘖稱贊。

林尚書被韓琦的話噎了一下,這問題就不能直接回答。若回答沒說夠,韓琦一準會讓他繼續說。若回答說夠了,莫名顯得他氣勢低韓琦一等。

“你有話便說,無需廢話。”林尚書極度不爽道。

“不知林尚書從何得知崔七娘身死的消息?”韓琦這一問,可算是‘語出驚人了’,把所有人都弄懵了。

從何處得知?怎麽好像大家都不知道崔七娘死了一樣,唯獨他們曉得消息?

林尚書覺得好笑不已,這就是韓琦醞釀半晌要說的話?他倒是高看他了。

“這還用我特意說?大家都知道,你隨便去街上揪個三歲小兒問,怕是都曉得。”

“流言不可盡信,林尚書在刑部為官多年,想來見識過不少訟獄案件,皆因受冤名而出。非親眼所見,道聽途說之言,又豈能全信?”韓琦質問。

“你到底想說什麽?”

“開封府不論在告示還是公文上,從未說過崔七娘已死,陛下加封的聖旨亦是如此,僅僅是封賞而已。”

韓琦對上林尚書震驚的眼睛,話語徐徐。

“假死確系為開封府對敵的手段,但從未拿官府文書作兒戲。官家的聖旨更是毫無過錯,林尚書彈劾陛下言而無信,未免太過可笑,連刑部‘按證論罪’的常識都忘了。”

林尚書吃驚地半張嘴看著韓琦,萬萬沒料到他竟是這樣狡辯。

宋禦史等人也俱是驚詫。

趙禎冷哼一聲,十分不悅。

“但……你分明有故意誤導之嫌!”林尚書急了。

“因案情特殊,說了,這是對敵手段,確實有意令人誤會,但誤會和欺騙是兩碼事。”韓琦冷聲放緩語調,譏諷林尚書連兩個詞的基本意思都分清。

“可——”

“林尚書莫不是盼著為國立功的崔七娘真死才好?又或是覺得開封府剿滅天機閣是不義之舉,縱然敵方無惡不作,狠毒至極,我方也不能使用丁點特別的手段?”韓琦這次沒給林尚書再說話的機會。

林尚書慌忙否認:“我不是這個意思!”

“那莫非是因林三郎的死,林尚書怨恨至今,才借機找理由報復?”

“韓稚圭,你血口噴人!”

林尚書哭喪著臉跪地,跟趙禎解釋他是一片赤誠,只因為操心此舉會為君王帶來不義之名,故才直言不諱。如今既然是誤會,‘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便是,韓琦卻幾度惡言中傷他,真真寒了他這個做老臣的心。

“不過是兩句詢問而已,林尚書何必這般激動。相較於林尚書之前對我的斥罵惡言,我這兩句問話算得了什麽?老臣的心會寒,新臣的心就不會寒了?”

韓琦的反問已然令林尚書啞口無言,一口悶氣堵在胸口,偏偏韓琦停頓了片刻後,又補充了一句。

“畢竟長江後浪推前浪。”

這言外之意,在說他這朵老浪注定要被拍在沙灘上,即便心寒了也沒什麽緊要。

“你——”林尚書氣得喘氣困難,胸口大幅度地起起伏伏。

“臣以為,有時隱瞞不言也是騙,當天下人皆誤以為崔七娘身死之時,官家的旨意自然而然就會被大家認為在撫恤亡者。天機閣案情特殊,靈活應對不是不可。但官家萬不該在那時候下旨,招致天下人對官家的誤會,縱然如今有理由解釋非君自詐,但謠言起,便很難徹底澄清,終究是自毀誠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