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第2/3頁)

“稚圭此去泉州立了大功,我還未正式道賀。”

趙宗清舉杯敬韓琦。

韓琦舉杯回敬,正當他要飲酒時,張昌上前勸止。

“瞧我倒忘了,你身有余毒未清,不能飲酒。”趙宗清吩咐隨從去換果湯來。

“來這之前剛喝一碗解毒湯。”韓琦言下之意,此刻他什麽水都喝不下了。

趙宗清笑道:“這廣賢樓的荔枝膏水最是一絕,稚圭真不嘗嘗看?”

“早嘗過,沒什麽稀罕。”

“瞧我倒忘了,你在京也有幾年了,早該嘗過了。倒是我總在外頭呆著,這次回來了覺得什麽都新鮮呢。”

趙宗清說罷,就轉眸看向擂台上正打得火熱的兩名女子,不禁發出感慨。

“一個似豺狼,一個似虎豹,卻不知豺狼贏還是虎豹贏?”

韓琦漫不經地望窗外看一眼,便收回了目光。

擂台上對打的兩名女子分別穿著青、白衣,看起來旗鼓相當。但下一刻,青衣突然下撲猛沖,想打白衣個措手不及,卻不料白衣早有防備,靈活側身躲過之後,從後方撲倒青衣,將青衣頭朝下撂倒,以致青衣被重重狠摔,再也翻不了身。

趙宗清哼笑一聲。

“這世道寧可裝傻,也不要自作聰明。否則,擾了別人也傷了自己。”

趙宗清隨即笑問韓琦是不是這個道理。

韓琦笑著應是。

趙宗清聞言後,眼中笑意更深。

片刻後,韓琦便尋了借口跟趙宗清道別。今天趙宗清的表現有些奇怪,他本以為趙宗清這次邀請他來,會說一些不一樣的話,比上次的程度更深。但趙宗清這次好像只是單純為他慶賀一般,不過倒是有兩句似乎在點他自作聰明。

出了廣賢樓後,韓琦二話不說策馬回府。還不及他詢問有何異常,就見萍王四娘沖過來,心下料到出事了。

從王四娘口中聽到‘崔娘子’三各自,韓琦乍然感覺心被瞬間掏空了,又撕扯他的魂魄,他有幾分恍惚,但理智告訴他還不能沖動,更不能多想,必須保持冷靜,才能做到及時應對,盡己所能,避免一切輕忽。

“現在該怎麽辦?怎麽辦?怎麽辦……”王四娘在韓琦勘察現場的時候,急得在屋中央轉圈。

韓琦一一查看過王四娘所述的地方之後,站在北窗邊,環顧屋裏的其它地方,慣例檢查有沒有遺漏的線索。當目光落在床上鋪開的被子時,韓琦發現擺放了兩個枕頭。崔桃一個人在這住,為了便於身份保密,沒有丫鬟貼身伺候她,也無朋友陪她,何必用兩個枕頭?

韓琦便去翻動枕頭,在枕頭下找到一張對折的紙。上面寫著一首情詩,作得實在是不怎麽樣,韓琦不禁看了兩遍。

“蒙冤送公堂,汴京春生寒。

含淚見府官,失憶綜錯難。

暗日改天明,此情志不遷。”

韓琦從內間踱步出來的時候,王四娘馬上問韓琦怎麽樣了,有沒有發現什麽重要線索,又或者事情不是她和萍兒多想了。

“會不會崔娘子其實什麽事兒都沒有,只是外出而已?”

韓琦看向王四娘,“萍兒的推斷符合現場的情況。”

王四娘驚得連退兩步。

這時,萍兒氣喘籲籲跑進屋:“沒找到什麽有用的痕跡!宅子外的街道都鋪著石板,人走在上面不留一點痕跡,再說就算留了,街上人來人往的,也一樣追蹤不到。”

韓琦看眼壺裏的茶水,“這茶水確定是毒?”

“小半杯茶倒進那麽大缸裏,魚全都死了,肯定有毒啊。”王四娘道。

韓琦令人拿走茶壺再驗,被告知壺內是迷藥。

“只是迷藥的話,那些魚怎麽死了?”王四娘不解地問。

“魚不似人,很多對人無害的東西,魚卻耐不住。” 韓琦解釋道。

“這麽說崔娘子還活著?”不幸中的萬幸,王四娘稍稍松了一口氣。

“被擒到敵人手裏,便是活著,怕也是活受折磨。還是趕緊想辦法把人找到,我這心太不安了。”萍兒擰著眉毛,忐忑憂心不已。

韓琦召來王釗,當即命他動用整個開封府的人馬去尋找崔桃。

“可這樣就暴露了崔娘子假死的事。”

“這時候已經顧及不了這些了。”韓琦打發王釗即刻行動後,再去回稟了呂相,請他出手相助。

呂夷簡當初跟大家一樣都被蒙在鼓裏,一直以為崔桃死於拯救遼國使團的談判中。忽聽說崔桃人還活著,還沒來得及喜悅,就聽到她又陷入危險了。

呂夷簡氣得指著韓琦。

“明日她假死的事便會滿京皆知,官家曾為她下過旨——”呂夷簡忽然反應過來,忙追問韓琦 ,“莫不是你們的戲碼裏官家也有參與?”

韓琦點頭。

呂夷簡徘徊兩步,猛地轉身,沖到韓琦跟前,再度指了指他,用恨鐵不成鋼的口氣罵他:“簡直太胡鬧了!你可知君王使詐,言而無信,會帶來什麽後果?便是為了剿滅奸佞,你以欺詐之法成事,也必然遭士大夫所不齒!想你韓稚圭一個堂堂探花郎,聰明絕頂,有驚世之才,怎能犯這種錯!如今只怕等不及你救她,先被滿朝文武彈劾了!連官家也一樣,逃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