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2/4頁)

吳老太太本來聽說開封府竟然夜裏來人查問她,有幾分不喜和抵觸。瞧見崔桃這丫頭長相可人,笑起來甜美,又是呂相夫人的外甥女,自然態度完全不一樣了。

吳老太太實話地告訴崔桃,她確實在大悲寺內結交了一名張姓女子,卻不知她閨名是否叫素素,只以張二娘稱呼她。

“這丫頭心地善良,救了我的命呢。”

那日,吳老太太她照常去寺中的池塘邊喂魚,不想腳下一滑跌進了池子裏,水可不淺,跟她隨行的四名丫鬟都不通水性,只急著在岸上亂叫。那會子吳老太太真覺得自己要死了,是張素素及時出現救了她一命。

“我瞧她衣著普通,必然出身苦,細問情況之後,也確實如此,允諾給她宅院良田,她竟都不要。又要給她那排一樁好親事,她說她已經訂了親了,雖說是續弦,但未來夫君對她很好 。還說什麽謝禮都不要 ,只要我身子好好的就是她的福氣了。”

“聽寺內僧人說,她人走的時候,被老夫人贈了厚禮?”崔桃問。

“哎呦,那算什麽厚禮,是我聽說她出嫁,孤女出身,沒什麽長輩為她籌備嫁妝,怪可憐的,就隨手送了她兩樣東西。她還是堅持不要,好說歹說硬給了才收下。

她跪地下給我磕頭道謝,哭著說從不知祖母疼她什麽樣 ,多謝讓她感受了一回。我心疼這孩子太懂事,又知道感恩,便讓她就把我當她祖母也行。”

吳老太太講到這裏後,不禁再嘆一聲。

“唉,這個孩子真叫人禁不住心疼啊。”

崔桃邊聽邊不禁佩服張素素這手段,三言兩語居然就把吳老太太認成自己祖母了,這可不是誰出手救了人都能攀上的關系。

張素素的目的既然是要嫁給王判官,這吳老太太從池塘邊跌下定然不是巧合,不過時隔這麽久,現場早已被破壞,無法查證了。總之吳老太太只要上了套,那就是張素素的網中魚,張素素對於殷勤討好、裝柔弱博同情、挾恩圖報等手段,那可是手到擒來。吳老太太是禮佛之人,心思本善,招架不了張素素這樣的‘天羅地網’也在情理之中。

全國五品以下官員的政績考核,都歸吏部所管,而吏部說話最份量重的人就是吏部尚書。張素素對於吏部尚書的母親有救命之恩,回頭政績考核的時候,幫忙說個情,使一把力,那還真有可能讓王判官就上去了。

如此大概明確了,王判官突然殷勤,願意娶張素素,是因為張素素搭上了吏部尚書這條線 。

這事情其實挺可悲的,女人為了嫁人費盡心思去算計,男人倒是坐享其成了,不過是施舍個正妻之位。張素素大概也是意難平,才要王判官請假陪她吧。

崔桃又問吳老太太可知道張素素未來的夫君是誰。吳老太太搖頭,表示張素素沒有具體講明,倒是跟他說了不少她夫君踏實肯幹卻總被上級搶功勞的事。

這鬧得吳老太太還有幾分氣憤,為她未來夫君抱不平。不過張素素卻說吃虧是福,她未來夫君覺得只要事情最後的結果能為百姓謀福,便就是一樁好事,不必在小事上斤斤計較。

“瞧瞧人家,悟遠澄明,只求為百姓謀福,真真是個好官,這樣的人當該在官場上受到重用。我大兒子怕是都不如他,別瞧他官品高!”

吳老太太也是因為崔桃是大馬氏的外甥女兒,才會跟她聊這些,要她僅對一名開封府的衙役是不可能講這些的。

那王判官自己政績不行,居然還怪到她上級上頭,王判官的直接上級是韓琦。韓琦什麽時候搶過他的功勞?倒是在剿匪的時候還特意帶上他,給他捎了一份兒功勞呢。

崔桃在心裏默默收回之前對張素素“挺可悲”的評判,居然敢誣陷她家‘小害羞’,這張素素就活該可悲!

不過既然張素素和王判官已經有了互惠互利的關系,王判官沒道理在升遷心願還沒有達成前,就把張素素給殺了。本身他身為開封府的判官,當街用那種割喉的手段殺張素素的可能性就不大 ,如今這些調查結果,更是把可能性拉低到接近於沒有。

但是令大家非常疑惑的一點是:王判官如果沒殺張素素,他為何要逃?為何到現在還沒有現身?

“不排除被劫持的可能。”

韓琦早前已經吩咐王釗派人在南薰門以外的各要道設卡排查,全力搜尋王判官馬車的蹤跡,目前還沒消息 ,估計今天晚上是難找到人了。

“可是什麽人會劫持他?而且在劫持之前 ,將張素素那樣殘忍地殺害了?”

大家都不太明白,不過也是要順著仇家這條線查探看看,王判官以前是否曾經得罪過什麽人。

大家最後散了的時候,夜色已經深了。

崔桃送韓琦離開時,忽然被韓琦抱了一下,在她耳邊呢喃了一聲‘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