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3/6頁)

凡在汴京購房定居者都會有戶帖,因為就是最近發生的交易,王釗迅速就查到了這宅子以前房主的戶帖,姓薛名艾,確系曾在京開過燈籠鋪,於兩個月前就將燈籠鋪轉手了。還查得他名下曾有八間民宅,在這兩個月內,其余的宅子都已經出手轉讓了,確實只剩下聞家所住的這間宅子最後一個出售。

“原房主在你們購房前可住在這?”崔桃問。

唐氏搖頭,“這宅子應該是空置有一段日子了。我們來看房的時候,門上和窗台上四處都落著灰,屋子裏都是空的,連一樣家具都沒有。”

李遠等人去查問了薛艾曾經的鄰居,薛艾的家人早在兩個月前就動身,先搬遷去了江南。薛艾自己留京負責處理產業,這兩個月他一直住在好友李子明家中。

據李子明供述,薛艾在處理完最後一間宅子之後,便於第二日,也就是前日,離京前往江南。李子明並不清楚聞家如今所住的這座宅子是否有地窖,也從未聽薛艾提起過。不過李子明表示,薛艾說過,他自住一間最大的宅子,其余七間宅子都租出去,所以聞家所購的這間宅子在此之前應該一直是租給別人住的。

崔桃:“這宅子薛艾買了七年,若一直租給別人住,也不排除是租戶挖了地窖,而他並不知情。”

這前租戶也並不難找,問了隔壁鄰居羅大娘,便得知原住在這裏的住戶是孫氏夫妻,共一家七口,上有父母,下有倆孩子,另還有妻弟一起住。

“那夫妻倆在州橋夜市賣蓮子羹,他家蓮子羹所用的羹湯可講究了。”羅大娘道。

一聽州橋夜市,崔桃的眼睛就比平常亮,饒有興致地問羅大娘這其中到底有什麽講究。

“且不說這蓮子羹裏放了多少不同的配料叫滋味不同了。只羹湯的湯底就分了很多種,有用稻葉煮得的,竹葉煮的,茶葉煮的,還有用漿水煮的。這其中漿水的賣得最好,我們也愛吃,時常他們這買上一大碗!”

羅大娘隨即感慨,可惜他們一家子搬走一個多月了,不過州橋夜市的生意還做著,以後她們想吃只能多走路去夜市才能買到了。

“這夏天的時候可還有冰鎮的?”崔桃問。

羅大娘連忙點頭,“有有有!不過這帶冰的就貴了,也跟那些賣冰雪冷元子的攤販一樣,要特意花錢去冰庫買來,每次都算計著買,買多了怕白花錢,買少了又怕少掙錢。”

崔桃恍然點點頭,跟羅大娘道了謝後,便跟韓琦回稟,這地窖八成是孫氏夫妻一家挖來用於暫時儲冰所用。原房主薛艾很可能不知情,所以在賣房子的時候也沒有告知,聞家人剛買完房子還在忙著布置,也沒注意到,倒是讓閑來無事貪玩的聞大郎給發現了。

“我瞧他今天可能還不是第一次發現,早見著了。今天因見唐氏要曬衣服,尋思著那地窖裏的衣服不見光,肯定更需要曬,便扛了出來。他有一身蠻力,幹屍份量又輕,於他而言倒不算難。所以才會有兩道菜的工夫,三具幹屍就被那樣快地晾在門口的情況。”

韓琦略略點頭,贊同崔桃的推敲。

崔桃打量一眼韓琦,發現他正站在樹下,人安安靜靜的,也不知在想什麽,不過卻因姿容不俗倒成一景了。可惜的這是案發現場,客流量不夠大,不然崔桃覺得自己在他前面支個攤子喊著合照收費,都能小賺一筆了。

其實像這種案子,推官級別的人物可以不必抵達現場,自當是先由他們這些小嘍啰調查,他完全可以休假完畢之後再過問。

韓琦其實難得有一天休息日,往日他每天都很忙。

“倒怪我的疏忽了,不該讓六郎來。這邊我都可以,六郎就該趁著過節在家好好休息,做點讓自己開心的趣事就好了。”

“正在做,”韓琦目光安靜而柔和地看崔桃,“等你忙完。”

把韓琦的話完整補全之後,內容就是:‘等你忙完’就正是讓我覺得開心的趣事。

崔桃心臟咚地快跳一下,緩緩吸口氣。這飛速進化的情話水平,簡直太厲害了,說得隱晦卻讓你回甘無窮,越琢磨越有味兒。

“想吃蓮子羹。”

聽完羅大娘的介紹之後,本來就餓著肚子的崔桃,豈可能不被勾起吃的欲望?回想自己逛州橋夜市的時候,只顧著吃那些新鮮少見的美食,像這種聽起來比較普通的蓮子羹,倒是暫時被她給略過了。

“以後品嘗美食當不分軒輊,公平對待每一樣擁有特別名字或普通名字的食物。”崔桃不忘深刻地檢討了自己一下。

本來儀態清清冷冷的韓琦,忽聽崔桃這話,忍不住笑了一聲,瞬間燦爛過高陽。

“幹嘛啊,我檢討得不對麽?”崔桃睨一眼韓琦。

“韓推官,果然有發現!”王釗喊道。